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旅行者匆匆忙忙地赶路,春天的气息又变得温暖起来。
在农民耕作的蛙鸣声中,踏上回家的旅程,沿途草色一片翠绿。
我独自感到惭愧,因为还未到谷雨时节,天气并未完全转暖,只是微风习习。
你和我一起离开,可能会怜惜我这无尽的遗憾与不舍。

注释

旅人:旅行者。
游汲汲:匆忙赶路的样子。
春气:春天的气息。
融融:温暖。
农事:农业劳动。
蛙声:青蛙的叫声。
归程:回家的路途。
草色:青草的颜色。
独惭:独自感到惭愧。
出谷雨:谷雨节气。
暖天风:温暖的天气。
子玉:友人的名字或代指朋友。
予:我。
去:离开。
应怜:可能会怜惜。
恨不穷:遗憾无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春日的所见所感。"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表达了旅行者在温暖的春天气息中前行的情景。"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则通过田野中的蛙鸣和路边的绿草,勾勒出农耕时节和旅人归途的心境。

诗人的内心活动在"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这两句中得到了体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独自行走在山谷间,感受到春雨滋润而天气依旧温和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则透露出了诗人与友人(子玉)一同外出,对于未了的情谊和相互之间的深厚感情表示了惋惜之情。整首诗流露出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旅途中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这是一首典型的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的唐代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色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53)

周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太朴。【《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 字:见素
  • 籍贯:福州长乐
  • 生卒年:?—878

相关古诗词

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

灼灼春园晚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

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冷酒杯中宜泛滟,暖风林下自氛氲。

仙桃不肯全开拆,应借馀芳待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

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

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深

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

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

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

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