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散骑常侍东海徐公

徐公真丈夫,不独文章伯。

江南兵未解,主忧臣惨戚。

公愿纾其难,苦求使上国。

庶获一言伸,少息苞茅责。

其君惊且叹,执手涕沾臆。

谓言知尔晚,何此忠义激。

天子叱在殿,诮让雷霆赫。

公亦从容对,曾不渝神色。

仁者必有勇,斯亦古遗直。

书大略其小,我有春秋癖。

所以此诗中,不言公翰墨。

庶警事君心,勉旃希令德。

形式: 古风

翻译

徐公真是大丈夫,不仅文章冠绝群伦。
江南战事还未停歇,君主忧虑臣子悲痛万分。
他愿为国家分忧,苦求出使朝廷。
希望能借此机会陈词,稍稍减轻国君的责备。
君主震惊又感叹,紧握他的手,泪水湿透胸襟。
他说了解你太迟,为何你的忠诚如此激昂。
天子在殿上呵斥,严厉的话语如雷霆般震耳。
徐公却从容应对,神色不变。
仁者必定勇敢,这正是古代遗留的正直美德。
他著作虽简略,但我偏爱详尽的历史记录。
因此在这首诗中,未提他的书法才华。
希望这首诗能警示君主,勉励他效仿美好的品德。

注释

丈夫:指有大丈夫气概的人。
文章伯:文章最好的人。
江南:泛指南方地区。
纾:缓解,解除。
上国:指京城或中央朝廷。
苞茅责:古代对诸侯的责备,比喻国君的责问。
惊且叹:既惊讶又赞叹。
春秋癖:爱好详细记载历史。
翰墨:书法艺术。
警:警示,提醒。
勉旃:勉励,希望你能如此。
令德:美好的品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海徐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忠诚形象。徐公不仅文章出众,且有真丈夫的气节。在江南战争尚未平息之时,他主动请缨,以解国之忧患。此情此景,触动君心,让人感到叹息。

诗中“其君惊且叹,执手涕沾臆。谓言知尔晚,何此忠义激。”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君王对徐公的感慨与赞赏之情。然而,在朝堂之上,天子虽有诮让,但徐公从容以对,神色不渝,这种超然物外的气度,正是古人所推崇的“仁者必有勇”的典范。

最后,“书大略其小,我有春秋癖。所以此诗中,不言公翰墨。”则表明诗人宋庠在鉴赏徐公之时,更注重于其忠义品格,而非文章才能。全诗通过对徐公的赞颂,勉励君心,希冀国之德泽广被。

这是一首充满了忠义与赞美的情感深度,体现出古人崇尚忠诚、勇敢以及文学修养的传统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未晓出城陪州长考功李员外祷雨大悲禅刹

城上繁星五鼓初,江皋申祷访精庐。

林回半隐翔鸳刹,野阔平飞画隼旟。

十地真容陪合掌,百城甘澍待随车。

先秋闵雨农心乐,宜在麟编直笔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正月望夕供养大阿罗汉画像作

端月戒熙阳,望舒秀圆极。

洗心乘佳节,瞻像洗慈德。

穆穆屋漏尊,虚堂与神寂。

绘境纷自奇,法性非所得。

人貌含天虚,彷佛若真觌。

示现随三界,精感超六识。

华灯列清场,宝炷熏梵席。

妙意随春融,疑怀逐冰释。

欲赞已忘言,拳拳自终夕。

形式: 古风

正月望夜侍宴宣德门呈昭文富丞相

帝阙开金狄,仙舆下玉京。

建春天上斗,不夜海边城。

佛火依山出,星榆夹道明。

清尘随汉跸,紫气护轩营。

皓月楼前近,鲜风仗里经。

烟云供瑞色,箫鼓献欢声。

梵宇千花落,祠光众雉惊。

宸仪收宝扇,台座冠朝缨。

客守宫门燎,鸡传徼署更。

皇杯频瞩劝,应为泰阶平。

形式: 排律

正月望夜闻影灯之盛斋中孤坐因写所怀

汉家太一昏祠日,宝炬神灯遍京室。

仁寿先从殿里开,纤阿正傍楼前出。

传闻陌上乐康年,宝骑如龙人若仙。

骖驔始见斗城曲,烂熳还逢星汉边。

妍歌巧笑竞赓续,万状晶荧夺人目。

洛桥罗袜自生尘,楚国香缨不藏烛。

五侯四姓共豪华,况乃经过赵李家。

迷路非关武陵水,添妆祗为寿阳花。

九门启钥光如昼,若个游人不回首。

春宵病客独无悰,挟册焚香坐虚牖。

坐久更阑可奈何,著书自古穷愁多。

钟磬笙竽尽邻里,谁能载酒来相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