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问君何日赴神京,明日扬鞭数去程。
风雪一天行客恨,关山千里故人情。
铜台曾见三都赋,金阙行传二陆名。
自许孤高谢凡客,从今有酒对谁倾。
这首诗是一位朋友即将离开前往京城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话和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远去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自己孤傲高洁、谢绝尘世纷扰的情怀。
"问君何日赴神京,明日扬鞭数去程。" 这两句诗直接而简练地询问朋友何时启程,并且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感。通过“明日”这个词,可以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和告别的急切。
"风雪一天行客恨,关山千里故人情。" 这两句则转向描绘旅途中的艰难和对远方朋友的情谊。风雪交加、路途遥远,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刻画,也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而“关山千里故人情”则深化了这种离别之痛。
"铜台曾见三都赋,金阙行传二陆名。" 这两句诗出自对历史文化的回忆和对诗人自身才华的肯定。“铜台”、“金阙”都是古代著名的建筑物,而“三都赋”、“二陆名”则是文学上的典故,表明诗人不仅有过目睹及之地的亲身经历,更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成就。
"自许孤高谢凡客," 这一句是对自己性格特点的一种肯定,诗人自诩为“孤高”,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从今有酒对谁倾。" 最后一句则是一种悲凉的独白,无论是在庆祝还是在哀愁,都只能与酒杯相伴,表达了诗人孤寂中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对朋友深情的依恋,更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引用,以及个人性格的彰显,展现了一位文人在面对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近侍传呼到集英,参差宫殿晓霞明。
丹墀日对三千字,云翼风高九万程。
天子临轩应动色,诸生阁笔总销声。
胪传指日承新渥,千佛名经第姓名。
脱迹尘嚣外,悠然寄此亭。
池平一鉴净,山远数螺青。
身世惊残梦,行藏忌独醒。
惟闲即近道,不必玩丹经。
马足疲长路,林端霁色开。
客程经十驿,村酒只三杯。
病叶迎秋落,疏云送雨回。
何当旋故里,趁日坐墙隈。
自怜畴昔抱痴顽,不惯黄埃日跨鞍。
荒径露沾旗尾润,幽窗尘锁笔头乾。
半林残照人烟晚,一笛秋风雁影寒。
还有田园得归去,谁能俯首缚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