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画堂观妙妓,长夜正留宾。

烛吐莲花艳,妆成桃李春。

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

汗湿偏宜粉,罗轻讵著身。

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在华丽的厅堂欣赏着绝色佳人,漫长的夜晚宾客正留连忘返。
蜡烛燃烧,犹如莲花般绽放出绚丽光彩,她的妆容美得如同春天的桃花和李花。
她低垂的发髻随着舞蹈摇曳,衣袖遮住了唱歌的红唇。
她额头渗出的汗水更显肌肤细腻,轻薄的罗衣仿佛难以承载她的美丽。
音乐旋律急促,筝柱频繁移动,欢乐的聚会中酒杯交错。
如果曹王在此,恐怕也会觉得她比洛水女神还要迷人。

注释

画堂:豪华的厅堂。
妙妓:出色的歌舞艺人。
长夜:漫漫长夜。
筝柱:筝的调节杆。
曹王:古代帝王,这里泛指有权势的人。
洛浦神:洛水女神,代指极美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画堂中举行的宴会,宴会上观赏妙曼的妓女,她们的风采如同春天里的桃李。烛光下的她们更加艳丽,仿佛莲花开放一般。舞动间,髻鬟低垂,与舞席相呼应;歌声中,衫袖轻拂过唇边,显得格外婉约。

诗人细致地描摹了妓女们的打扮和举止:汗水渗透粉黛,罗衣轻薄贴身。音乐节奏的变化引导着宴会气氛,筝柱之声催促着欢乐时光,酒杯频递,宴会愈发热闹。

最后一句“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则是诗人以曹操、王羲之为例,表达即便是古代的风流人物见到这样的场景,也会觉得洛阳的神仙不如眼前之景。这里不仅展示了宴会的奢华与美好,更透露出诗人对当下繁华生活的一种赞叹和陶醉。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

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

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

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

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

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

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陪卢明府泛舟回作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

鹢舟随雁泊,江火共星罗。

已救田家旱,仍医俗化讹。

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

高岸迷陵谷,新声满棹歌。

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

讵忘经济日,不惮冱寒时。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

望秩宣王命,斋心待漏行。

青衿列胄子,从事有参卿。

五马寻归路,双林指化城。

闻钟度门近,照胆玉泉清。

皂盖依松憩,缁徒拥锡迎。

天宫上兜率,沙界豁迷明。

欲就终焉志,恭闻智者名。

人随逝水没,波逐覆舟倾。

想像若在眼,周流空复情。

谢公还欲卧,谁与济苍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