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张记室宅

甲第金张馆,门庭车骑多。

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

曲岛浮觞酌,前山入咏歌。

妓堂花映发,书阁柳逶迤。

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宁知书剑者,岁月独蹉跎。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翻译

富豪权贵的府邸,门前车马络绎不绝。
家族封地在汉阳郡,文人雅士聚集如过江之鲫。
在弯曲的小岛上举行酒宴,吟诗作歌赏景。
妓女堂中花影摇曳,书阁旁柳树依依。
美女轻抚筝弦,精致的金泥装饰着舞蹈的罗衣。
谁能料到,读书舞剑之人,时光却独自流逝。

注释

甲第:豪门权贵的府邸。
金张:西汉金日磾、张安世两大家族的代称,形容显赫富贵。
门庭:门前庭院。
车骑:车马众多。
家封:家族封地。
汉阳郡: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代家族势力范围。
文会:文人聚会。
楚材:指楚地的才子,泛指各地优秀人才。
曲岛:弯曲的小岛。
浮觞酌:古人饮酒的游戏,酒杯随水漂流,停在哪就喝哪一杯。
前山:眼前的山景。
入咏歌:融入诗歌吟唱之中。
妓堂:妓女所在的堂屋。
花映发:花影映照在妓女的头发上。
书阁:藏书的阁楼。
柳逶迤:柳树随风摇曳的样子。
玉指:白皙的手指。
筝柱:筝的弦柱。
金泥:金色的泥饰。
舞罗:用于舞蹈的罗衣。
书剑者:读书舞剑的人。
蹉跎:虚度光阴,时光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展现了当时贵族或官宦之家奢华的生活状态及文化娱乐活动。语言豪放,意象丰富。

"甲第金张馆,门庭车骑多"一句勾勒出一个宏伟的建筑前的大型集会场景,金张馆显然是当时高档次的居所或宴会之地,而门前的车马众多则显示了来宾的尊贵与众多。

"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这两句表明主人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汉阳郡可能是指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名,而提及“文会”则展示了宴会上文学艺术的交流,楚材或许暗示着与古代楚国文化的联系。

"曲岛浮觞酌,前山入咏歌"两句描绘了一种宴饮娱乐的情景。曲岛可能是庭院中的假山水池,而“浮觞”则指酒杯漂浮在水面,这样的设定常见于古代豪华的宴会中,以此来增加宴会的趣味和奢侈感。而“前山入咏歌”则是对宴会上乐曲歌唱活动的描写,前山或许指的是宴会场所前的自然景观,咏歌则表现了宾主之间的融洽与文化享受。

"妓堂花映发,书阁柳逶迤"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氛围。妓堂中的花映照在发梢上,给人以温馨之感;而“书阁”则是藏书的地方,柳树的轻拂(逶迤)可能暗示着春天的气息,或许指的是宴会场所内外的和谐与文雅。

"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两句展示了宴会上的艺术表演。玉手轻触乐器(筝柱),展现了音乐之美,而“金泥饰舞罗”则描绘了一种精致的舞蹈装扮,舞者身着华丽的服饰,其装饰可能以金泥为材料。

"宁知书剑者,岁月独蹉跎"最后两句转向了宴会之外,或许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书剑者通常指的是读书和习武的人,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的自我定位。而“岁月独蹉跎”则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岁月流逝,诗人却在自己的世界中徘徊不前。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对于这种生活的一种旁观与自我反思的情怀。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画堂观妙妓,长夜正留宾。

烛吐莲花艳,妆成桃李春。

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

汗湿偏宜粉,罗轻讵著身。

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

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

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

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

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

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

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陪卢明府泛舟回作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

鹢舟随雁泊,江火共星罗。

已救田家旱,仍医俗化讹。

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

高岸迷陵谷,新声满棹歌。

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

讵忘经济日,不惮冱寒时。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