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

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

坐弃三牲养,行观八阵形。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鹡鸰。

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翻译

怀念你研读诗书礼法,从未离开过家门。
一生早早展露才华,远行万里漂泊不定。
放弃家中祭祀,沿途观察兵法阵型。
身着华丽告别故乡,策划智谋奔赴边疆。
壮志如同大雁翱翔,思念之情如鹡鸰相伴。
追随的人文武兼备,无需战斗自然安宁。

注释

尔:你。
诗礼:诗书礼法。
违:离开。
户庭:家门。
偏露:早露才华。
万里:万里之遥。
弃:放弃。
三牲养:祭祀的牛羊豕。
八阵形:古代兵法阵型。
饰装:装饰打扮。
辞故里:告别故乡。
谋策:策划智谋。
边庭:边疆。
鸿鹄:大雁。
鹡鸰:一种鸟,常用来象征兄弟情谊。
文且武:文武双全。
应宁:自然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官在辞别家乡赴任边疆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其壮志和英勇品格的赞美。开头“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表现了此人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家庭教养,从未有过不端庄的行为。接下来的“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则描绘其早早展现才华,如同星辰般在远方闪耀。

第三、四句“坐弃三牲养,行观八阵形”展示了诗中人对军事战略的精通和准备放弃安逸生活。随后的“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则具体描绘其整装待发,辞别家乡前往边疆任职的情景。

后半部分“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鹡鸰”用了壮志比喻其雄心勃勃,而鸿鹄与鹡鸰则象征着远大志向和高洁情操。最后,“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表达了诗中人既有文化修养又懂军事,能够不通过战争就能带来平静的信念。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出征将士的敬佩和赞扬。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勿剪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宴张记室宅

甲第金张馆,门庭车骑多。

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

曲岛浮觞酌,前山入咏歌。

妓堂花映发,书阁柳逶迤。

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宁知书剑者,岁月独蹉跎。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画堂观妙妓,长夜正留宾。

烛吐莲花艳,妆成桃李春。

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

汗湿偏宜粉,罗轻讵著身。

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

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

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

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

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

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

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