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三)

真人有妙观,俗子多妄量。

区区劝粒食,此岂知子房。

我非徒跣相,终老怀未央。

兔死缚淮阴,狗功指平阳。

哀哉亦何羞,世路皆羊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真人有高深的见解,普通人则多有胡乱猜测。
他们只知劝人吃米,哪里理解张良的智慧。
我不是空口说教,一生心怀未竟之志。
如同兔死狗烹,淮阴侯被冤枉,平阳公主的功劳也被抹去。
多么可悲啊,世间的道路就像羊肠小道,充满了险恶和不公。

注释

真人:具有超凡智慧的人。
妄量:胡乱猜测,没有根据的判断。
粒食:日常饮食,比喻世俗生活的琐事。
子房:张良,古代名臣,此处象征智谋。
徒跣相:空口说教,没有实际行动。
未央:未尽,未完成。
兔死:比喻功臣被废弃或遭陷害。
淮阴:淮阴侯韩信的典故。
狗功:指功劳被他人窃取。
平阳:平阳公主,此处代指公主的势力。
哀哉:悲叹。
羊肠:形容道路曲折难行,比喻世道险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诗中“真人有妙观,俗子多妄量”两句,表达了对那些真正有见识之人与那些盲目无知者的区别,显示出苏轼对于真理与谬误的辨析。

接着,“区区劝粒食,此岂知子房”一句,以古代贤者子房(即周公旦)为例,提出自己只是在安贫乐道中劝导人们节俭,而非像子房那样有着更高的政治理想。

“我非徒跣相,终老怀未央”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间真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友情不离不弃的决心。

“兔死缚淮阴,狗功指平阳”两句,则是通过历史典故(指战国时期的故事,兔死为诱敌,狗功于平阳)来表达出对忠诚和功绩的赞美。

最后,“哀哉亦何羞,世路皆羊肠”一句,诗人感慨万千地指出了世事如同羊肠小道般复杂多变,令人生出无尽的哀叹与羞愧之情。这也反映了苏轼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真伪、表达个人理想、赞颂忠诚以及感慨世态,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洞察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四)

相如偶一官,嗤鄙蜀父老。

不记犊鼻时,涤器混佣保。

著书曾几何,渴肺灰土燥。

琴台有遗魄,笑我归不早。

作书遗故人,皎皎我怀抱。

馀生幸无愧,可与君平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五)

孟德黠老狐,奸言嗾鸿豫。

哀哉丧乱世,枭鸾各腾翥。

逝者知几人,文举独不去。

天方斲汉室,岂计一郗虑。

昆虫正相齧,乃比蔺相如。

我知公所坐,大名难久住。

细德方险微,岂有容公处。

既往不可悔,庶为来者惧。

形式: 古风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六)

博大古真人,老聃、关尹喜。

独立万物表,长生乃馀事。

稚川差可近,倘有接物意。

我顷登罗浮,物色恐相值。

徘徊朱明洞,沙水自清驶。

满把菖蒲根,叹息复弃置。

形式: 古风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七)

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西游王屋山,不践长安陌。

尔来宁复见,鸟道度太白。

昔与吴远游,同藏一瓢窄。

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

伐薪供养火,看作栖凤宅。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