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四首(其二)送春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梦中逝去的春光还能追回来吗?我想用作诗吟句留住夕阳的光辉。
饮酒将罢我只想去睡觉,花蜜已经熟了,黄蜂却懒得去采。
芍药花和樱桃花都已凋谢了,我已经心无得失,不把生死荣辱放在心上。
我向你借《法界观》这本书,用其中的圆融无碍之说洗却人间一切烦恼。

注释

绊:羁绊。
余晖:夕阳的阳光。
酒阑:饮酒将罢。
病客:作者自指。
蜜熟:指花蜜已熟。
扫地:指花谢了。
禅榻:禅床。
忘机:没有机心,言心无得失,无纷扰。
法界观:是佛教华严宗的一部重要著作的简称,本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唐代杜顺述,宗密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世事万象看破后追求超脱的哲学思考。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馀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企图追寻逝去的青春,用诗歌来延缓时间的脚步,但这种努力显然是无奈和悲哀的。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生活的萧条景象,诗人因病困卧,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而外面的蜜蜂也显得异常懒散,这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厌倦。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这两句则写出了春天花落后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自己头发斑白,坐在禅床上已经把世间的烦恼和计较都抛到了脑后。

最后一句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佛家经典《法界观》来达到心灵超脱的愿望,希望借此摆脱世俗纷争和烦恼,让内心获得彻底的清净和解脱。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特有的豁达与哲理,同时也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子由四首(其三)首夏官舍即事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

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

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

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子由四首(其四)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

家声赫奕盖并、凉,也解微吟锦瑟傍。

擘水取鱼湖起浪,引杯看剑坐生光。

风流别后人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

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斋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褰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

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形式: 古风

小儿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

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

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

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

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