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四首(其三)首夏官舍即事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

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

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

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石榴花开放得最晚,深红的花朵隐藏在浓密的树丛中。
想象我的小屋定然美好无比,远游的客人为何还不回家呢?
尽管杯中酒已斟满,但古人的四大美事总是难以兼得。
这让我怀念湖边的寺庙,那里柳树成荫,白天门扉常掩映其中。

注释

安石榴:晚开的石榴花。
绛裙:深红色的花朵。
幽菲:隐藏在深处的芬芳。
吾庐:我的小屋。
客子:远游的客人。
胡不归:为何还不回来。
一樽:一杯酒。
四事:古人四大美事(琴棋书画)。
巧相违:难以同时实现。
湖边寺:湖畔的寺庙。
垂柳:柳树。
昼掩扉:白天门常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安石榴花开最迟"一句,以石榴花的晚开来象征某些美好的东西总是来得不易。接着,"绛裙深树出幽菲"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情景,其中“绛裙”暗示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与向往。

"吾庐想见无限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无限憧憬,而"客子倦游胡不归"则透露出一种对外界的疲惫和对回归自然、回归内心世界的渴望。

"坐上一樽虽得满"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个安静的时刻,独自享受酒的滋味,但这份享受并不能掩盖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不如意。"古来四事巧相违"则是一种深刻的感慨,表明世事难以尽如人意。

最后两句"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则是诗人在回忆中寻找一份宁静和安详。湖边寺作为一种理想的避世之所,成为诗人心灵的栖息地,而“垂柳阴阴昼掩扉”则更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子由四首(其四)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

家声赫奕盖并、凉,也解微吟锦瑟傍。

擘水取鱼湖起浪,引杯看剑坐生光。

风流别后人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

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斋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褰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

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形式: 古风

小儿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

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

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

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

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形式: 古风

寄刘孝叔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