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夕泛

欲知家住画图中,静向波心漾短篷。

粉墨晕开天水色,碧朱堆上柳花丛。

云边鸥影来还去,篱畔鸡声西复东。

别浦夷犹岂无谓,细看蘋末受清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想要了解那画中的家在哪里,静静地荡着小舟在湖心摇晃。
粉墨晕染出天空和水面的色彩,翠绿的柳树下堆满了花朵。
鸥鸟在云边忽来忽去,篱笆旁的鸡鸣声此起彼伏,东西交错。
别处的水湾难道没有深意?仔细观察,萍末在清风中轻轻摇曳。

注释

画图中:指如画般的美景或想象中的居所。
静向:静静地,形容动作轻柔。
晕开:扩散,这里指颜色逐渐交融。
别浦:指河流的分支或远处的水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宁静的心境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欲知家住画图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家就像画中那样安逸美好,而"静向波心漾短篷"则是说在湖水边上,一片宁静之中,甚至可以听到波纹轻拍船舷的声音。

接下来的"粉墨晕开天水色,碧朱堆上柳花丛"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的美丽,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云边鸥影来还去"写出了湖面上鸥鸟自由自在的身影,而"篱畔鸡声西复东"则是田园生活的一部分,鸡鸣声此起彼伏,增加了一份温馨。

最后两句"别浦夷犹岂无谓,细看蘋末受清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即使是在偏僻的小渚,也不失为一番风雅之境。细观那些小草也在享受着清新的微风,这是多么宁静而惬意的情景啊。

总体来说,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平实的语言,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南湖书斋

雨深愁入树花飘,尽际翻晴现帝霄。

目力壮时苍岫长,心情閒处戏鱼跳。

秋云总是诗家物,夜市今连里陌桥。

船子不来同载我,却惊翡翠出兰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南湖有怀遂初尤公侍郎寄赠七言

停骖曾送柳边舟,忽忽今冬病故秋。

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

明心坐断三千佛,谒帝行归十二楼。

临水忆君谁复信,乱烟凄暮白芦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客有折秋香来桂隐者喜成七言呈以道

半纪移居野水旁,年年尝为木樨忙。

若非老树从头发,安得西风彻骨香。

数朵折来犹甚爱,满林开后得无狂。

今番莫把寻常比,一段清香两主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客至

麝萱沿径绿抽牙,文杏飘蹊白覆沙。

过半春光须爱惜,沓来人事费拦遮。

妨寻蚁径看排阵,阻向蜂筒听报衙。

癖性杜门犹惮此,刺头尘土可堪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