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人自爱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
窗中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静居的夜晚情景。"幽人自爱山中宿"表明诗人深爱山中的寂寞与宁静,选择了山中作为自己的栖息之地。"又近葛洪丹井西"则是指诗人所处位置接近传说中道教人物葛洪炼丹的丹井,这增添了一种仙境般的神秘色彩。
"窗中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中的"窗中有个长松树"描绘了诗人居所的环境,其中高大的松树透过窗棂显现出来。"半夜子规来上啼"则是说在深夜时分,一种名为“子规”的鸟儿(可能指的是杜鹃或其他夜间鸣叫的小鸟)飞到松树上啼叫,打破了山中的静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以及他对于深夜中鸟鸣声的细心感受。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远离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不详
[唐](公元七七三年在世)字长通。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初居汉水滨,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镜湖间。与女诗人李冶,上人皎然,皆有交情。大历中,辟为江西节度参谋。贞元二年,(公元七八六年)诏举“韬晦奇才”,下聘礼,拜左拾遗,辞不就。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
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别离非一处,此处最伤情。
白发将春草,相随日日生。
知君住处足风烟,古寺荒村在眼前。
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