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郎士元

白发金陵客,怀归不暂留。

交情分两地,行色载孤舟。

黄叶蝉吟晚,沧江雁送秋。

何年重会此,诗酒复追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位在金陵的白发旅人,思念家乡不愿停留。
深厚的友情被山水阻隔,他的身影独自乘舟远行。
夜晚黄叶中蝉声哀鸣,大江之上秋雁传递着秋天的信息。
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共赏诗酒,重温旧游时光。

注释

白发:形容人的头发已白,暗示年龄大。
金陵客:指在金陵(南京)的外地客人。
怀归:怀念家乡,渴望回归。
不暂留:没有暂时停留的意思,坚决要离开。
交情:友情。
两地:两个不同的地方,这里指分别在两地的朋友。
行色:出行时的情景,也指旅途中的心情。
孤舟:独自乘坐的小船。
黄叶:秋天的落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蝉吟:蝉的鸣叫。
晚:傍晚时分。
沧江:形容江水深且苍茫。
雁送秋:大雁南飞,象征着秋天的来临。
何年:何时。
重会:再次相聚。
诗酒:借酒助兴,诗歌相伴,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聚会。
追游:追忆和畅游昔日的美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送郎士元》,它描绘了一场别离之情,充满了对远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不舍。

“白发金陵客,怀归不暂留。”金陵指的是南京一带,这里化用古代都城的称谓来强调诗人朋友的身份。白发则隐喻岁月匆匆,时光易逝。客居异乡而又匆忙离去,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流年无常的感慨。

“交情分两地,行色载孤舟。”交情指的是深厚的友谊,这里的“分”字用得好,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谊形象化为空间上的分离。行色即人离开时的神态,而载孤舟则是比喻独自一人乘船远去,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无奈。

“黄叶蝉吟晚,沧江雁送秋。”这里运用典型的秋意象来渲染离别的情感。黄叶即枫树落叶之象征着秋天临近,而蝉吟则是秋夜虫鸣的声音;沧江指的是长江流域,雁送秋则是形容大雁飞过,带走了秋意。

“何年重会此,诗酒复追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的愿望。何年指的是不知何年,重会即再次相聚;诗酒则是古代文人聚会时的常见伴侣,而复追游,则是在记忆中重新体验过往的欢乐时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切的友谊与离别之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送柳道时余北还

征役各异路,烟波同旅愁。

轻桡上桂水,大艑下扬州。

何处成后会,今朝分旧游。

离心比杨柳,萧飒不胜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郭太祝中孚归江东

乡人去欲尽,北雁又南飞。

京洛风尘久,江湖音信稀。

旧山知独往,一醉莫相违。

未得辞羁旅,无劳问是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崔拾遗峒江淮访图书

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

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