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太祝中孚归江东

乡人去欲尽,北雁又南飞。

京洛风尘久,江湖音信稀。

旧山知独往,一醉莫相违。

未得辞羁旅,无劳问是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朋友即将告别,回到远方的场景。开篇“乡人去欲尽”,表明秋天到了,乡间的人们纷纷离去,这种描写常用来比喻时光易逝,人们难得相聚。而“北雁又南飞”则是对这种离别之情的自然写照,北雁往南飞翔,象征着季节更替和离别的哀愁。

接下来的“京洛风尘久”,表明长时间没有消息,从京城到洛阳的路途间充满了尘埃,这里的“风尘”指的是世事变迁,也暗示了通信不便。“江湖音信稀”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隔绝和难以交流的情形,江湖原本是诗人游历之地,此时却成了消息传递的障碍。

“旧山知独往,一醉莫相违”,则转为对即将离别朋友的感慨。旧日常游之地,再次成为独自行走的地方。在这个情境下,诗人倡议与友人一醉方休,以此来表达不舍得分离的心情。

最后,“未得辞羁旅,无劳问是非”,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远去的无奈,以及对于外界评价的超然。羁旅,指的是旅途中的困顿和束缚,而“未得辞”则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不必询问世人的是非,这里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的信任以及不愿意被外界干扰纯粹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人的怀念与祝福,以及对友情深厚而又无奈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送崔拾遗峒江淮访图书

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

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崔融

王者应无敌,天兵动远征。

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

夜月边城影,秋风陇水声。

陈琳能草檄,含笑出长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谢夷甫宰馀姚县

君去方为宰,干戈尚未销。

邑中残老小,乱后少官僚。

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

到时应变俗,新政满馀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道虔上人游方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