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其一)

来日难期,少合多离。今日相乐,不醉何为。

寥寥北堂,哀竹苦丝。短歌裂耳,慷慨以悲。

白日云没,秉烛继之。何昼何夜,迨我盛时。

烹肥击鲜,斗酒自随。安知王乔,八公者谁。

促坐行觞,交属所私。百年如寄,当复何疑。

慊慊惜费,智者所嗤。计会有无,将以奚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善哉行(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运用,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开篇“来日难期,少合多离”,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相聚不易的感慨。接着“今日相乐,不醉何为”则鼓励人们在相聚之时尽情欢愉,不留遗憾。这种对当下快乐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寥寥北堂,哀竹苦丝”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竹子的哀鸣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以“短歌裂耳,慷慨以悲”展现出一种豪迈与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苦难与无奈,也要勇敢地面对,以慷慨激昂的心情去感受生命的每一刻。

“白日云没,秉烛继之”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选择在夜晚继续追寻光明与希望。“何昼何夜,迨我盛时”则强调了把握当下,充分利用生命中的每一个精彩时刻。

接下来的“烹肥击鲜,斗酒自随”描述了宴饮的场景,诗人通过美食与美酒的享受,表达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安知王乔,八公者谁”则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寓意着人生中的未知与神秘,提醒人们保持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最后,“促坐行觞,交属所私”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大家围坐一起,举杯畅饮,共享欢乐。“百年如寄,当复何疑”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鼓励人们不必过于忧虑未来,而应珍惜眼前的美好。“慊慊惜费,智者所嗤”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计较物质的得失,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如何充实地度过每一天。“计会有无,将以奚遗”则提醒人们在规划未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留下有意义的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整体而言,《善哉行(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智慧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善哉行(其二)

巢父洁身,天下为污。四岳九官,而无匹夫。

傅说筑岩,维时商实。爰立作相,不俟终日。

尚避海滨,二老是丽。既载后车,三圣所师。

仲未伯齐,三逐何鄙。生有父母,知有鲍子。

伯阳犹龙,和光同尘。刍狗万物,圣而不仁。

丘明修辞,古之国工。纵横六经,化裁与同。

干木偃息,大魏以藩。式则闭门,迫则踰垣。

庄周非人,蓬累而行。逍遥弄世,乃称达生。

形式: 乐府曲辞

西门行

出西门,步踟蹰。相逢不作乐,当复何须。

但作乐,勿复问有无。安知家人生产当复溷吾徒。

君击筑,我和歌。请为燕市饮,旁人当奈何。

人生欲知己,结交不在多。

岂无车马客,富贵相经过。

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

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

与君重自爱,中道有别离。

区区抱苦心,可用不相疑。

形式: 乐府曲辞

东门行(其一)

出东门,顾且望。欲何归,向洛阳。

座下两走马,马上结束千金装。

挥鞭酒家去,调笑邯郸倡。

作使博,徒数辈,掷钱百万少年场。

少年场,朝用广平公故,暮为琅琊大王。

男儿结交愿得豪贤,君复自爱莫相忘。

男儿结交愿得豪贤,君复自爱莫相忘。

恩仇分所当,翩翩轻薄殊未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饮马长城窟行

萧萧山上草,悠悠山下道。

长城一何长,远望多悲伤。

远望不如归,游子日依依。

依依复累累,涕泣当为谁。

高台知天风,鸿雁知天霜。

欲媚更无人,欲去更彷徨。

浮云西北来,我马顾之鸣。

愿附尺素书,迢迢东南行。

浮云不可托,素书不可成。

十年违室家,安知即平生。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