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庭竹森疏玉质寒,色包葱碧尽琅玕。
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
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栾。
此君引凤为龙日,耸节稍云直上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庭院竹景,通过对竹子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
“庭竹森疏玉质寒,色包葱碧尽琅玕。”开篇两句,以冷玉般的竹子形象,勾勒出一片清凉而遒劲的竹林。竹子的颜色则是葱绿色的,宛如古代美丽的琅玕(一种珍贵的贝壳),既表现了竹子的翠绿,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这里诗人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湘娥(嫦娥)和汉武帝的故事,通过竹子不为泪水所沾染来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斑箨”指的是竹编织成的冠帽,诗人以此象征自己虽然身处尘世,却能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
“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竹子在微风中的姿态,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雅致。竹子的声音(韵)随着秋风而生,既有萧瑟的感觉,也显得格外温婉(媚涟)。
“此君引凤为龙日,耸节稍云直上看。”最后两句诗人的自喻为“此君”,意指自己如同凤凰一类的高洁之物,在特定的时刻(引凤为龙日)能够展现出非凡的风采。竹子的节间(耸节)似乎在云端轻盈地舞动,让人仰望而不能及。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中竹子生长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洁情操的理想。
不详
自号炙毂子。宪宗元和后诗人。有诗集及《炙毂子杂录注解》、《诗格》等
寒松耸拔倚苍岑,绿叶扶疏自结阴。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常将正节栖孤鹤,不遣高枝宿众禽。
好是特凋群木后,护霜凌雪翠踰深。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
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
浪摆衣裳兮随步没,沈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尽醉兮君血乾,推出黄沙兮泛君骨。
当时君死妾何适,遂就波涛合魂魄。
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
长爱吾师性自然,天心白月水中莲。
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
寻访不闻朝振锡,修行唯说夜安禅。
太平时节俱无事,莫惜时来话草玄。
异方占瑞气,干吕见青云。
表圣兴中国,来王谒大君。
迎祥殊大乐,叶庆类横汾。
自感明时起,非因触石分。
映霄难辨色,从吹乍成文。
须使流千载,垂芳在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