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中游历图景。诗人远赴山中,寻访隐居的高士,与之分享一壶清泉煮沸的茶汤。在林间坐下,共同感慨鬓角渐染花白的时光。归途中遭遇了细雨,沿溪而行,又见落花飘零。最后,诗人被候门的小童询问游乐之所终点。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与隐士共度时光的情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语言简练而不失丰富意象,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在山水田园诗歌方面的高超造诣。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独钓春江上,春江引趣长。
断烟栖草碧,流水带花香。
心事同沙鸟,浮生寄野航。
荷衣尘不染,何用濯沧浪。
白发怀闽峤,丹心恋蓟门。
官闲胜道院,宅远类荒村。
二月霜花薄,群山雨气昏。
东菑春事及,好向野人论。
拟归云壑去,聊寄宦名中。
俸禄资生事,文章实国风。
听潮回楚浪,看月照隋宫。
傥有登楼望,还应伴庾公。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