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长青瘴色低。
渐近蛮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羡猿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疆地区的荒凉与苛酷,以及战俘的悲惨命运。"云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长青瘴色低"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营造出一种阴森、危险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人的情感和境遇的艰难与凄凉。"渐近蛮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羡猿啼"则表达了战俘在被俘虏的情况下,连悲泣的权利都被剥夺,只能强忍悲伤,甚至连哀号的动物也会引起他们的羡慕。诗中流露出对这些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暴行的无声谴责。
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和形象,传达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展现了作者对边疆战乱、民族冲突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同时也展示了古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不详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欲出乡关行步迟,此生无复却回时。
千冤万恨何人见,唯有空山鸟兽知。
大渡河边蛮亦愁,汉人将渡尽回头。
此中剩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
但见城池还汉将,岂知佳丽属蛮兵。
锦江南度遥闻哭,尽是离家别国声。
越巂城南无汉地,伤心从此便为蛮。
冤声一恸悲风起,云暗青天日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