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居行

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乱唯空宅。

宅边青桑垂宛宛,野蚕食叶还成茧。

黄雀衔草入燕窠,啧啧啾啾白日晚。

去时禾黍埋地中,饥兵掘土翻重重。

鸱枭养子庭树上,曲墙空屋多旋风。

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官家重作主。

形式: 古风

翻译

战马奔腾充斥田野,城市居民只留下空荡的房屋逃避战乱。
宅旁桑树低垂着枝条,野蚕吞食树叶结成茧。
黄雀叼着草飞回燕巢,啾啾声中日影渐长。
离开时稻谷麦穗埋在土里,饥饿的士兵挖掘寻找食物,一片狼藉。
猫头鹰在庭院树上养育雏鸟,破败的墙垣和空屋常有旋风。
战乱平息后,还有多少人能回到故乡,只有官方重新掌管一切。

注释

胡马:战马。
避乱:逃避战乱。
宅边:宅旁。
宛宛:低垂的样子。
野蚕:野生蚕。
成茧:结茧。
黄雀:黄雀。
燕窠:燕巢。
禾黍:稻谷麦穗。
翻重重:挖掘得很深。
鸱枭:猫头鹰。
旋风:旋涡状的风。
乱定:战乱平息。
本土:故乡。
官家:官方。
重作主:重新掌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战乱后的萧瑟景象和人间惨状,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细节的精妙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战争毁灭性影响的深刻反思。

胡马奔腾,阡陌之间充满着战乱的踪迹,而都城中的人们为了避免这场灾难,只能躲藏在空荡荡的宅邸之中。宅院边上,一棵棵青桑树枝垂挂,宛如流水,但即便是这些看似平静的景致,也被野蚕啃食,叶子成为了茧茧。

黄雀衔草飞入燕窠之中,发出啧啧啾啾的声音,白昼渐晚,战争带来的荒凉与孤寂在诗人心头挥之不去。往日的禾黍被埋藏于地中,而饥饿难耐的士兵们,不得不挖掘土壤寻找食物,重复着这份辛劳。

庭院中的树木上,鸱枭在养育它们的小孩,曲折的墙壁与空寂的屋舍,被旋风所围绕。战乱平息后,又有多少人能够回到自己的故土呢?唯有官家重建了主宰之位,显示出权力对于人们生活影响的深远。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反映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灾难中无力的悲哀和无奈。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废瑟词

古瑟在匣谁复识,玉柱颠倒朱丝黑。

千年曲谱不分明,乐府无人传正声。

秋虫暗穿尘作色,腹中不辨工人名。

几时天下复古乐,此瑟还奏云门曲。

形式: 古风

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形式: 古风

泗水行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

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

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形式: 古风

牧童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