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行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

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

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水乡图景。开篇“泗水流急石纂纂”展示了泗水在石滩上奔腾不息的景象,水声轰鸣,如同无数铃铛交织在一起。紧接着“鲤鱼上下红尾短”则是对水中生物活跃状况的刻画,鲤鱼在水中自由穿梭,其鲜红色的尾巴显得特别醒目。

诗人随后转向季节的变换,“春冰销散日华满”,春天到来,冰雪融化,阳光普照,一切生机都在这个时节得到充分展现。接着“行舟往来浮桥断”描绘了人们利用自然条件,在不稳定的水面上搭建的浮桥,来回穿梭的船只,生动地表现了当地居民对春天自然变迁的适应与利用。

最后两句“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则是描绘了一日之始,人们在城郊的鱼市中早早起身进行交易的情景。这里的“水烟”可能指的是晨雾或水汽,它笼罩着整个市场,使得周围环境显得朦胧而神秘。而“多棹声”则是对划船声音的细致描写,增添了画面的一份生动感。

整首诗通过对泗水春日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反映出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牧童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形式: 古风

促促词

促促复促促,家贫夫妇欢不足。

今年为人送租船,去年捕鱼在江边。

家中姑老子复小,自执吴绡输税钱。

家家桑麻满地黑,念君一身空努力。

愿教牛蹄团团羊角直,君身常在应不得。

形式: 古风

南归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宁。

行车未及家,天外非尽程。

骨肉待我欢,乡里望我荣。

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

人言苦夜长,穷者不念明。

惧离其寝寐,百忧伤性灵。

世道多险薄,相劝毕中诚。

远游无知音,不如商贾行。

达人有常志,愚夫劳所营。

旧山行去远,言归乐此生。

形式: 古风

城南

漾漾南涧水,来作曲池流。

言寻参差岛,晓榜轻盈舟。

万绕不再止,千寻尽孤幽。

藻涩讶人重,萍分指鱼游。

繁苗毯下垂,密箭翻回辀。

曝鳖乱自坠,阴藤斜相钩。

卧蒋黑米吐,翻芰紫角稠。

桥低竞俯偻,亭近闲夷犹。

目为逐胜朗,手因掇芳柔。

渐喜游来极,忽疑归无由。

气状虽可览,纤微谅难搜。

未听主人赏,徒爱清华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