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闻雨有怀宜兴杭道卿

三更风雨闹虚檐,灯焰寥寥抱枕眠。

应有旅游人不寐,凄凉莫到小楼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雨声与孤灯相伴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首句“三更风雨闹虚檐”以动态的风雨声衬托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虚檐的使用增添了空间的空旷感。次句“灯焰寥寥抱枕眠”则通过灯火的微弱与主人公的就寝,进一步渲染了夜深人静、孤独难眠的氛围。后两句“应有旅游人不寐,凄凉莫到小楼前”,诗人似乎在想象着远方的朋友也正因相似的情境而难以入眠,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共同经历的怀念。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景象勾勒出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孤独与思念。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厓山大忠祠(其一)

鼎湖龙远野云阴,慷慨中流誓国心。

臣力不支香气竭,忠䰟有限海波深。

百年仁义空澌尽,此日神州遂陆沉。

峻节奇功磨不得,崖山突兀自千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厓山大忠祠(其二)

皇天不祐宰臣谋,万里楼船一浪休。

飘荡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

祗今潮自如期至,终古江应不尽流。

折戟并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说碙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厓山大忠祠(其三)

频年航海欲何为,天厌中原遂不支。

满地江湖无死所,际天风浪有平时。

仓皇一念聊臣分,寂寞中流赖史知。

回首又看强敌灭,寒潮自绕大忠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厓山大忠祠(其四)

千载英雄馀恨在,怒涛惊浪日摏撞。

有天肯与仇同戴,无面能看主再降。

烈士深悲甘蹈海,中原不复竟如江。

君王莫罪风波恶,应是憸人解覆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