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古史书元意义存,春秋揭示更分明。

人心天理初无欠,正本端原万善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古代的历史书籍中隐藏着深意,春秋两部经典更是清晰地揭示了这些
人的本性和自然法则最初并无欠缺,回归根本、探寻源头,万物的善良就会滋生

注释

古史书:指古代的历史文献。
元:隐藏的,深奥的。
春秋:中国古代历史著作《春秋》。
揭示:清楚地展现。
人心:人的本性。
天理:自然法则或道德准则。
初无欠:原本就完整无缺。
正本端原:回归根本,探寻事物的起源。
万善生:万物的善良得以生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元日》。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与哲学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古史书元意义存" 表示诗人认为古代的史书中蕴含着恒久不变的道理和意义,这些价值需要我们去发掘和保存。这里的“书元”指的是古代文献,尤其是那些记录历史事件、文化传承的典籍。

"春秋揭示更分明" 则表达了诗人对《春秋》这一儒家经典的高度评价。《春秋》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与法则。

"人心天理初无欠"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性本善观念。诗人认为人的本心是纯洁的,与天道相符合,没有任何缺陷或过错。这也暗示着人应当顺应自然,保持内在的纯净和真诚。

"正本端原万善生" 这句话强调了回归根本、保持端庄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当人们回到自己的本源,保持行为的端正时,便能够产生无尽的善行和美德。这又一次体现了儒家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伦理秩序的思想。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历史、哲学和人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种追求本真、崇尚道德、高扬正义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方广圣灯

阴壑传闻炯夜灯,几人高閤费追寻。

山间光景祇常事,堪笑尘寰万种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方广寺睡觉

僧舍孤衾寄此情,庄生梦破晓钟声。

浮沤踪迹原无定,惆怅西风一夜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方广道中半岭少憩

半岭篮舆小驻肩,眼中已觉渺云烟。

山头更尽无穷境,非是人间别有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其二)

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阳来复时。

变化无穷俱是易,探原密处起乾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