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兄之太原副使

少载琴书去,须知暂佐军。

初程见西岳,尽室渡横汾。

元日何州在,枯风宿馆闻。

都门送行处,青紫骑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轻装简从带琴书离去,要知道这是暂时为军效力。
初次行程就见到西岳巍峨,全家一起渡过汾河宽阔的水面。
新年第一天身处何州?寒风中听到馆舍外的风声。
在京城门口送别时,官员们的马匹络绎不绝,色彩斑斓。

注释

少载:轻装。
琴书:携带书籍和乐器。
暂佐:暂时辅助。
军:军队。
初程:首次旅程。
西岳:指华山,古代尊为五岳之一。
尽室:全家出动。
横汾:汾河。
元日:新年第一天。
何州:所在的地方。
枯风:寒冷的风。
宿馆:住宿的旅馆。
都门:京城门口。
青紫骑:穿着官服的骑马官员。
纷纷:众多,形容人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送从兄之太原副使》。诗中表达了对亲人离别时的不舍和担忧,以及对其未来旅途中的期许。

首句“少载琴书去”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关心,希望他在短暂的时间内带上琴和书籍,这两样东西在古代象征着文化和艺术,是文人墨客不可或缺的伴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亲人即将踏上的旅途生活的担忧,希望通过这些物品来缓解旅途中的寂寞。

“须知暂佐军”则揭示了亲人的使命是去辅佐军队,表明其职责的重要性和艰巨。这里的“暂佐”意味着任务的临时性,也许是在暗示这种分离不会太久。

接下来的两句“初程见西岳,尽室渡横汾”描绘了亲人行程中的壮丽景象。“初程见西岳”指的是亲人旅途中首次目睹华山(古称西岳)的雄伟景色。华山以险峻著名,是中国五岳之一,代表着力量和坚韧。这一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突出了亲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壮观。“尽室渡横汾”则是说亲人将要渡过横水(即黄河支流),这里的“尽室”意味着全家都要经历这次渡河。

“元日何州在,枯风宿馆闻”中,“元日”指的是旅途中的某一天,“何州”是古代的一个地方名,现今为安徽省界首府。诗人通过对枯燥秋风和夜晚宿馆的描述,传达了亲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冷清。

最后两句“都门送行处,青紫骑纷纷”则是对亲人离别时刻的描写。“都门”指的是城市的大门,是古代送别常见的地方。诗中通过对众多身着青紫色衣服的骑士的描述,展现了送行场面的人群拥挤和热闹,反映出亲人在官场中的地位以及这一离别事件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离别的不舍,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旅途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出塞

榆关到不可,何况出榆关。

春草临岐断,边楼带日闲。

人归穹帐外,鸟乱废营间。

此地堪愁想,霜前作意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冯温往河外

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

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

野日村苗熟,秋霜馆叶黄。

风沙问船处,应得立清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刘驾归京

相逢听一吟,惟我不降心。

在世忧何事,前生得至音。

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

为宿关亭日,苍苍晓欲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

柏梯还拟谢微官,遥拟千峰送法兰。

行径未曾青石断,拂床终有白云残。

京尘濯后三衣洁,山舍禅初万象安。

薇蕨纵多师莫踏,我心犹欲尽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