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
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
野日村苗熟,秋霜馆叶黄。
风沙问船处,应得立清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送冯温往河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的意境雄浑,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
"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 开篇两句,既点明了送别的对象是喜爱音乐和武术的朋友,又设定了送别的地点是在河关北上的广阔背景中进行。琴与剑不仅是生活的装饰,也寄寓着主人对友人才艺与勇气的赞赏。
"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 这两句诗将视角转向更宽广的地理范围,"秦音"和"魏画"都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它们分别指代了秦地的音乐和魏国的绘画艺术。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也映射出友人将要踏上的广阔旅程。
"野日村苗熟,秋霜馆叶黄。"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幅农村秋收图景,"野日村苗熟"表明了季节的成熟与丰饶,而"秋霜馆叶黄"则是对时间流逝与自然界的变迁做出的写照。这里的"馆"可能指的是诗人或友人的居所,它被秋霜染黄,显得格外凄凉。
最后两句"风沙问船处,应得立清漳。" 中的"风沙问船处"让读者感受到送别时刻的动荡心情和对远行朋友安全的关切,而"应得立清漳"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祝愿,希望他能在未来的旅途中保持一份清醒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其未来之路的美好祝愿。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相逢听一吟,惟我不降心。
在世忧何事,前生得至音。
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
为宿关亭日,苍苍晓欲临。
柏梯还拟谢微官,遥拟千峰送法兰。
行径未曾青石断,拂床终有白云残。
京尘濯后三衣洁,山舍禅初万象安。
薇蕨纵多师莫踏,我心犹欲尽图看。
阙下情偏已绝稀,天涯身远复相依。
庭花每对从容落,夜烛多同笑语归。
君子是行应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
青云若遇交亲话,白璧无心待发挥。
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
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
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
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