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先辈话别

为子同辈者,各自话离心。

及第还全蜀,游方归二林。

巴江经峡涨,楚野入吴深。

他日传消息,东西不易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作为同辈之人,各自诉说着离别的心情。
等到科举成功后将返回全蜀之地,云游四方最终归隐二林。
经过巴江之时江水因峡谷而上涨,穿越楚地直到深入吴地。
将来若要传递消息,彼此相隔遥远不易寻找。

注释

为:作为。
同辈者:年龄、地位相同的人。
各自:每个人。
话:诉说。
离心:离别时的心情。
及第:科举考试考中。
还:返回。
全蜀:整个四川地区,这里指故乡。
游方:四处游历,云游。
归:回到。
二林:可能指两个隐居修行的地方,具体视上下文而定。
巴江:泛指四川境内的长江流域。
经:经过。
峡:峡谷。
涨:上涨,此处可能指水流湍急或水位升高。
楚野:楚地的田野,泛指湖南、湖北一带。
入:进入。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南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等地。
深:深入。
他日:将来,以后。
传消息:传递信息,通信。
东西:东方和西方,这里泛指双方相隔很远。
不易寻:不容易找到,难以联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同辈朋友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对未来重逢困难的预感。"为子同辈者,各自话离心"表达了朋友间在分别时各自倾诉离别之情,心意相通却又不得不分开。"及第还全蜀,游方归二林"则写出了诗人返回蜀地,即四川一带,并最终回到叫作“二林”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居所或自然环境。

下面的两句"巴江经峡涨,楚野入吴深"描绘了壮丽的地理景观。巴江即今天的雅砻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而“经峡涨”则形象地表现了江水在山峡间奔腾不息之势;“楚野入吴深”则是说广阔的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向东进入吴地(今江苏、上海一带),景色迷人。

最后两句"他日传消息,东西不易寻"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与朋友重逢的渴望和对难以实现这一愿望的感慨。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东西相隔,信息传递困难,这里既反映了当时的客观现实,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愫。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与杨秀才话别

庾信哀何极,仲宣悲苦多。

因思学文赋,不胜弄干戈。

自古有如此,于今终若何。

到头重策蹇,归去旧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与崔校书静话言怀

同年生在咸通里,事佛为儒趣尽高。

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

霜髭晓几临铜镜,雪鬓寒疏落剃刀。

出世朝天俱未得,不妨还往有风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乞樱桃

去年曾赋此花诗,几听南园烂熟时。

嚼破红香堪换骨,摘残丹颗欲烧枝。

流莺偷啄心应醉,行客潜窥眼亦痴。

闻说张筵就珠树,任从攀折半离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小松

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

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