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十二)阴山道

年年买马阴山道,马死阴山帛空耗。

元和天子念女工,内出金银代酬犒。

臣有一言昧死进,死生甘分荅恩焘。

费财为马不独生,耗帛伤工有他盗。

臣闻平时七十万匹马,关中不省闻嘶噪。

四十八监选龙媒,时贡天庭付良造。

如今坰野十无一,尽在飞龙相践暴。

万束刍茭供旦暮,千钟菽粟长牵漕。

屯军郡国百馀镇,缣缃岁奉春冬劳。

税户逋逃例摊配,官司折纳仍贪冒。

挑纹变䌰力倍费,弃旧从新人所好。

越縠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功未到。

豪家富贾踰常制,令族清班无雅操。

从骑爱奴丝布衫,臂鹰小儿云锦韬。

群臣利己要差僭,天子深衷空悯悼。

绰立花塼鹓凤行,雨露恩波几时报。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每年在阴山道上买马,马死了阴山路上财物白费。
元和天子怜惜织女辛劳,拿出金银代替酬谢犒赏。
我斗胆直言不惜一死,生死甘愿回报皇恩浩荡。
耗费钱财买马并非唯一出路,消耗绸缎伤害工人还有其他盗贼。
听说和平时期有七十万匹马,关中地区却很少听到马嘶鸣叫。
四十八个马厩挑选良驹,定期进贡给朝廷由能工巧匠照料。
而今原野上十不存一,大多在飞龙厩中相互践踏。
成千上万的草料供日常,粮食如河水般不断供应。
上百个驻军城镇,丝绸每年春秋两季献上作为犒赏。
逃税户按例分摊,官府折算收纳仍贪婪。
追求精致织法成本倍增,喜新厌旧人之常情。
一匹越地细葛绫需织一天,十匹白绢功夫都赶不上。
富豪商家超越常规,显赫家族失了高洁品行。
随从骑马穿丝质衣衫,臂架鹰隼的小儿披云锦袍。
大臣们为私利僭越,天子内心悲悯无处诉说。
群臣如立于花砖上的凤凰行列,何时能报答天子的雨露恩泽?

注释

年年:每年。
买马:购买马匹。
阴山道:指古代北方边境地区的一条道路。
马死:马匹死亡。
帛空耗:财物白白浪费。
元和天子:指唐宪宗李纯,元和是其年号。
天子:皇帝。
念女工:怜悯女性织工的辛苦。
内出:皇宫内拿出。
金银:金银财宝。
代酬犒:代替原来的报酬奖赏。
臣:臣子自称,这里指作者自己。
一言:直言。
昧死:冒死。
进:进言。
死生:生死。
甘分:甘愿。
荅:回答,报答。
恩焘:皇恩浩荡。
费财:耗费财物。
不独生: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耗帛:消耗绸缎。
伤工:伤害工人。
他盗:其他的损失或盗用。
平时:和平时期。
七十万匹马:形容马匹数量众多。
关中:古代地域名,大致包括今天陕西中部地区。
不省:很少。
嘶噪:马的嘶鸣声。
四十八监:指众多的皇家马厩。
龙媒:优良的马匹。
时贡:定期进贡。
天庭:朝廷。
付良造:交给优秀的工匠照料。
如今:现在。
坰野:野外,旷野。
十无一:十不存一,形容数量极少。
飞龙:这里可能指皇家马厩的名字。
相践暴:互相践踏伤害。
万束刍茭:大量的草料。
供旦暮:供日常所需。
千钟菽粟:形容粮食极多。
长牵漕:比喻连续不断地运输。
屯军:驻扎军队。
郡国: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泛指各地。
百馀镇:上百个军事重镇。
缣缃:指丝绸。
岁奉:每年进贡。
春冬劳:春秋两季的犒赏。
税户:纳税的户口。
逋逃:逃税。
例摊配:按规定分摊。
官司:官府。
折纳:折算缴纳。
贪冒:贪婪。
挑纹:精细的织法。
变䌰:改变织机设置。
力倍费:加倍费力。
弃旧从新:喜新厌旧。
人所好:人们普遍喜好。
越縠:越地出产的细葛布。
缭绫:一种精细的丝织品。
一端:织物长度单位,此指一匹。
十匹素缣:十匹白色绸缎。
功未到:功夫都赶不上。
豪家富贾:富豪商家。
踰常制:超越常规,奢侈过度。
令族:显赫家族。
清班:清贵的官阶。
无雅操:失去了高洁的品行。
从骑:随从的骑兵。
爱奴:宠爱的仆人。
丝布衫:丝质衣服。
臂鹰:手臂上架着鹰。
小儿:年轻人。
云锦韬:云锦制成的外衣。
群臣:众位大臣。
利己:为个人利益。
要差僭:僭越本分,谋求更高的待遇。
深衷:内心深处。
空悯悼:空有悲悯之情无法表达。
绰立:站立得优雅。
花塼:装饰华美的砖块,比喻朝廷。
鹓凤行:比喻群臣如鹓凤排列,鹓凤指凤凰,象征高贵。
雨露恩波:比喻皇帝的恩泽。
几时报:何时才能报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与浪费,通过对比和批判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于国政的忧虑。首先,“年年买马阴山道,马死阴山帛空耗”两句,反映出政府为了购买良马而年年耗费巨资,但这些马匹往往因病或伤而死亡,导致大量财物被浪费。

接着,“元和天子念女工,内出金银代酬犒”一句,指出了统治者对待工匠的不公正,虽然皇帝也在关心女红工人的劳动,却又用国库的金银来补偿那些因制作而耗费的人力。

“臣有一言昧死进,死生甘分荅恩焘”表达了诗人愿意冒死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牺牲生命也要表明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这里的“荅恩”可能暗指对皇恩的不满和批判。

在随后的几句中,“费财为马不独生,耗帛伤工有他盗”、“臣闻平时七十万匹马,关中不省闻嘶噪”等,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诗人指出了当前社会中物资的巨大浪费和管理上的混乱。例如,过去七十万匹良马,如今却听不到它们的踪迹,反而是“飞龙相践暴”,暗示着军备或国家事务的严重问题。

接下来的几句,“万束刍茭供旦暮,千钟菽粟长牵漕”等,则描写了士兵和马匹的巨大开销,以及因为战争而导致的人力物力的消耗。这些描述都透露出当时社会经济的沉重负担。

诗中还批判了官员们的贪污行为,如“税户逋逃例摊配,官司折纳仍贪冒”等句,揭示了税收管理上的不公和腐败现象,以及这些问题给民众带来的沉重负担。

最后,“绰立花塼鹓凤行,雨露恩波几时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统治者施惠于民的期待与希望,渴望着皇恩如同春雨般普降,但这种期盼在现实中似乎遥不可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和批判,以及对美好愿景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切与忧虑。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六)驯犀

建中之初放驯象,远归林邑近交广。

兽返深山鸟搆巢,鹰雕鹞鹘无羁鞅。

贞元之岁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

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

渡江之橘踰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

腊月北风霜雪深,蜷局鳞身遂长往。

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

乃知养兽如养人,不必人人自敦奖。

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夺有以多于赏。

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

尧民不自知有尧,但见安闲聊击壤。

前观驯象后驯犀,理国其如指诸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养]韵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五)法曲

吾闻黄帝鼓清角,弭伏熊罴舞玄鹤。

舜持干羽苗革心,尧用咸池凤巢阁。

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讶玄功薄。

汉祖过沛亦有歌,秦王破阵非无作。

作之宗庙见艰难,作之军旅传糟粕。

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沈著。

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

雅弄虽云已变乱,夷音未得相参错。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沈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九)胡旋女

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

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

胡旋之义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传。

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

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

潜鲸暗噏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

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才人观者相为言,承奉君恩在圜变。

是非好恶随君口,南北东西逐君眄。

柔软依身著佩带,裴回绕指同环钏。

佞臣闻此心计回,荧惑君心君眼眩。

君言似曲屈为钩,君言好直舒为箭。

巧随清影触处行,妙学春莺百般啭。

倾天侧地用君力,抑塞周遮恐君见。

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

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国有家当共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十)蛮子朝

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

部落支离君长贱,比诸夷狄为幽冗。

犬戎彊盛频侵削,降有愤心战无勇。

夜防抄盗保深山,朝望烟尘上高冢。

鸟道绳桥来款附,非因慕化因危悚。

清平官系金呿嵯,求天叩地持双珙。

益州大将韦令公,顷实遭时定汧陇。

自居剧镇无他绩,幸得蛮来固恩宠。

为蛮开道引蛮朝,迎蛮送蛮常继踵。

天子临轩四方贺,朝廷无事唯端拱。

漏天走马春雨寒,泸水飞蛇瘴烟重。

椎头丑类除忧患,尰足役夫劳汹涌。

匈奴互市岁不供,云蛮通好辔长駷。

戎王养马渐多年,南人耗悴西人恐。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