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

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

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

郢曲传甘露,尘心洗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谁能理解守夜人的心情,他在深夜如此平静。
暂时离开迎接官车的装饰,又跟随护法神龙同行。
香烟轻轻飘向月亮,山林深处静听钟声。
郢都的乐曲传来甘甜的露水,洗涤了多少凡尘之心。

注释

宁知:怎能知道。
待漏客:守夜人,等待天明的人。
清夜:深夜。
暂别:暂时离开。
迎车雉:迎接官车的装饰,如雉鸟之华丽。
护法龙:象征守护佛法的神龙。
香烟:焚烧的香雾。
月:月亮。
闻钟:听到钟声。
郢曲:指楚地的乐曲,如《郢中歌》。
甘露:比喻高尚纯洁的心灵或教诲。
尘心:世俗之心,凡尘之心。
洗几重:洗涤多次,表示净化深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夜晚场景,诗人在清凉的夜里享受着独自等待天亮的时光。"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安静环境的欣赏和享受。在"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一句中,诗人似乎是从某个地方告别,前往另一个地方,而"车雉"和"法龙"则象征着一种安全或保护的到来。接下来的两句"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描绘了夜晚寺庙中的宁静景象,香烟升腾,与明亮的月光交织,而远处的钟声在静谧的山谷中回荡。

最后两句"郢曲传甘露,尘心洗几重"则充满了禅意,"郢曲"指的是古代仙境之一,而"甘露"则象征着清凉甘美之物,这里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净化之物。诗人似乎在通过这种宁静的夜晚,洗涤心灵的尘埃,让内心得到净化和平静。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透露出他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酬赵给事相寻不遇留赠

谁忆颜生穷巷里,能劳马迹破春苔。

忽看童子扫花处,始愧夕郎题凤来。

斜景适随诗兴尽,好风才送佩声回。

岂无鸡黍期他日,惜此残春阻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

白发壮心死,愁看国步移。

关山惨无色,亲爱忽惊离。

影绝龙分剑,声衰鸟恋枝。

茫茫云海外,相忆不相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静夜酬通上人问疾

东林生早凉,高枕远公房。

大士看心后,中宵清漏长。

惊蝉出暗柳,微月隐回廊。

何事沈痾久,含毫问药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