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一○七)

达人知是幻,纵损心亦如。

诸天不免难,况复此阎浮。

须寻无上理,莫更苦踟蹰。

衣食才方足,不用积盈馀。

少欲有涅槃,知足非凡夫。

当来无地狱,现在出三涂。

形式: 偈颂

翻译

智者深知一切皆幻,即使心灵受创也泰然处之。
连众神也会遭遇困境,更何况我们这些凡人。
应当寻求最高的真理,不要犹豫不决。
衣食充足即可,不必过于积累多余之物。
欲望少的人能接近涅槃,知足者非寻常之人。
未来不会有地狱,现在就能脱离苦海。

注释

幻:虚幻,不真实的。
损:伤害,损害。
阎浮:人间,指世俗世界。
无上理:最高真理,佛法中的至高智慧。
踟蹰:犹豫,徘徊。
盈馀:多余,过剩。
涅槃:佛教中指解脱生死轮回的状态。
非凡夫:超凡脱俗的人。
地狱:佛教中指恶报之地。
三涂:佛教中的三种苦难境界:火途、血途、刀途。

鉴赏

这首诗歌咏的是佛家理念,展现了对人生幻灭的深刻认识和对精神解脱的追求。开篇“达人知是幻,纵损心亦如”表明作者对于世间万象皆为空幻的认知,即便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是徒劳无益。接着“诸天不免难,况复此阎浮”进一步指出,连神仙之境也不能避免苦难,更何况凡人的世界。

“须寻无上理,莫更苦踟蹰”劝导人们应该追求最高的真理,不要再沉迷于世间的烦恼中。紧接着“衣食才方足,不用积盈馀”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平和态度,认为只要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就无需过多贪求。

“少欲有涅槃,知足非凡夫”则是对出世间之人的境界的赞美,他们的心灵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满足于少欲生活的涅槃状态。最后,“当来无地狱,现在出三涂”预示了通过修行,可以摆脱未来的苦难,现世即可超脱世间的三种苦恼。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佛教对于人生、欲望和解脱的深刻见解,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与信仰。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一○八)

菩提般若名相假,涅槃真如亦是虚。

欲得心神真解脱,一切名相本来无。

十方世界风尘净,州州县县绝艰虞。

王道荡荡无偏党,举国众生同一如。

不动干戈安万姓,法王合掌髻中珠。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一○九)

外若绝攀缘,欢喜常现前。

本来何所得,吉祥自现形。

空生成长老,燃灯常照明。

弥勒是同学,释迦是长兄。

神通次第坐,无劳问姓名。

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一一○)

空中自见清凉月,一光普照婆娑彻。

此光湛然无去来,不增不减无生灭。

尔是妙德现真身,刹那不起恒沙劫。

无边无尽如虚空,虚空无边不可说。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一一一)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铁牛不怕师子吼,恰似木人见花鸟。

木人本体自无情,花鸟逢人亦不惊。

心境如如祇个是,何虑菩提道不成。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