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薛帅万象亭

山上非烟霭四隅,山前粳稻绿成区。

留云有计低檐额,得月从多彻户枢。

直是春台熙远族,聊为夏屋试宏图。

公来日出千林迥,却笑新亭咏小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山峦上空并非烟雾缭绕,四周都是碧绿的稻田。
屋檐低矮有办法留住云彩,月光充足能照进每扇门扉。
春天的美景适合大家欢聚,暂且以此来规划夏日的宏大蓝图。
当您到来时,阳光照亮千树万木,那时您会笑着在新亭吟咏那小小的湖泊。

注释

山上:指山脉。
非烟霭:不是烟雾。
四隅:四方角落。
粳稻:一种稻米品种。
绿成区:一片翠绿。
留云:留住云彩。
低檐额:低矮的屋檐。
彻户枢:照进门户。
春台:春天的美景。
熙远族:众多欢乐的人们。
聊为:姑且作为。
宏图:宏大计划。
公来:您到来。
迥:迥然不同,明亮。
新亭:新建的亭子。
小湖:小湖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春景图。"山上非烟霭四隅,山前粳稻绿成区",意在表达山中清新的气息与田野里粳稻的丰收景象。"留云有计低檐额,得月从多彻户枢"则是诗人巧妙地运用“留云”、“得月”的意象,以表现对自然之美的留恋和捕捉。

接着,“直是春台熙远族,聊为夏屋试宏图”,表明诗人在春天的山林中寻找着悠久的家族历史,或是在夏日里试探着宏大的生活蓝图。"公来日出千林迥,却笑新亭咏小湖"则描绘了与朋友相会于日出时分,共同游览千树成林之景,且在新筑的亭子中对小湖吟唱。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于家族历史与个人志向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夏景象。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比见帅宪祷雨甚虔枕上闻檐声为之不寐因成

两公精意与神交,平地能令水满篙。

云气远收晴嶂合,雨声偏傍夜床高。

辘轳未暇分甘井,舴艋应知避怒涛。

愿受一廛须及早,秋成犹得饱儿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池上对月

捲芦吹散一空云,天面明金挂侧盆。

竹柏疏阴浮藻荇,山河清影落乾坤。

习家池上酒初漉,越女溪边花正繁。

我醉欲眠归未得,纷纷身外不须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池亭待月(其二)

不寐池塘夜,萧萧夏木重。

亭虚风趁客,水净月随侬。

蛙喜鸣如吹,蝉饥语似蛩。

一区真自足,何地肯相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池亭待月(其一)

轻雷不成雨,风砌旋支床。

山乱云行曲,楼高月路长。

柴门非故国,戎马尚他乡。

笳鼓悲清暝,关河思不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