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十)

南中山绝佳,所恨人烟稀。

略无好事人,结茅临深溪。

峰顶可月亭,岸石即钓矶。

空令烟中猿,挂崖弄涟漪。

山多人自少,人远山益奇。

我舟行不留,过眼山如驰。

过眼意已足,久留亦何为。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山风景绝佳,只可惜人烟稀少。
几乎没有什么好事之人,选择在深溪边建起茅屋。
山顶有座赏月亭,岸边石头便是垂钓的好地方。
空让山中的猿猴,在雾气中挂在崖边戏水。
山多但人少,人远离后山显得更加奇特。
我的船行进匆匆,眼前的山景如同疾驰而过。
眼前景色已足够欣赏,长久停留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佳:美好。
恨:遗憾。
人烟稀:人口稀少。
好事人:有情趣的人。
结茅:建造茅屋。
钓矶:钓鱼的好地方。
空令:徒然使。
山多人自少:山多但人少。
益:更加。
不留:不停留。
过眼:眼前掠过。
如驰:像疾驰。
意已足:满足了心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孤独感慨。开篇“南中山绝佳,所恨人烟稀”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美景的喜爱,但同时也感到人迹罕至的孤寂。“略无好事人,结茅临深溪”则是说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只有诗人自己或许有些志同道合之人,在深溪旁结庐而居。

“峰顶可月亭,岸石即钓矶”写出了山中的景色,山峰之上似乎有一个可以欣赏明月的亭子,而岸边的石头则成为了垂钓捕鱼的好去处。接着“空令烟中猿,挂崖弄涟漪”描绘了猿猴在山间穿梭,留下了烟雾般的踪迹,同时也有猿猴在悬崖上嬉戏水波的声音。

“山多人自少,人远山益奇”则是说当人们离去,这座山便显得更加神秘和孤独。诗人自己的小船行进不留停,“过眼山如驰”表达了山川流转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仿佛在对自然的观赏中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最后“过眼意已足,久留亦何为”则是说,当诗人已经从这美景中获得了满足,长时间停留下去似乎也没有必要。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交融的佳作。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九)

我从灵洲来,惟见芳草渡。

蒹葭随水远,旷野无立树。

挂席上真阳,好山忽无数。

好山如隐士,避世不自露。

不应官道傍,乃有见山处。

借识卫叔玠,未睹乐彦辅。

石峰难再得,舟过更回顾。

形式: 古风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八)

城中安得山,无山安得诗。

我入五羊城,遂与山水辞。

有镜不敢览,尘面我自知。

解维来归亭,山水奔相随。

水光动我巾,山色染我衣。

舟行将一月,恨速不恨迟。

山云来未已,江月皎无滓。

开怀放之入,出语颇似之。

形式: 古风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七)

危峰莹无土,平地岌孤石。

如何半岩间,亦有小树碧。

走空根苦辛,倚险干寒瘠。

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

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

而我云外身,方兹喟行役。

形式: 古风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六)

山转江亦转,江行山亦行。

风鬟照玉镜,素练萦青屏。

我本山水客,澹无轩冕情。

尘中悔一来,事外怀孤征。

忽乘沧浪舟,仰高俯深清。

餐翠腹可饱,饮渌身顿轻。

鹧鸪不相识,还作故园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