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名为《愁怀二首·其一》。诗中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和巧妙的隐喻,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鸥鹭鸳鸯作一池”,通过水鸟的共处,描绘了一种表面的和谐,但接下来的“须知羽翼不相宜”则揭示了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不同类别的生物也难以真正融洽。
“东君不与花为主”,这里的“东君”通常指代春天,而“不与花为主”则表明春天并未能让所有花朵都得到滋润,这里的“花”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植物,也隐喻着人世间各自的命运。
最后,“何似休生连理枝”中,“休生”即休息的生命,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是某种处境下的象征。通过与“连理枝”相比较,表达了希望找到一处可以安身立命、不被打扰的地方。
整首诗以淡雅之笔,勾勒出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对更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在这里,朱淑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宇宙万象相联系,以此抒发胸中块垒。
不详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满眼春光色色新,花红柳绿总关情。
欲将郁结心头事,付与黄鹂叫几声。
一夜凉风动扇愁,背时容易入新秋。
桃花脸上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纵有灵符共綵丝,心情不似旧家时。
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去年年月愁何限,重上心来益断肠。
秋色夕阳俱淡薄,泪痕离思共凄凉。
征鸿有阵全无信,黄菊无情却有香。
自觉近来清瘦了,懒将鸾镜照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