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对远方家园的怀念。开篇“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写出了诗人在家乡的宁静生活,以及对捕鱼的日常活动,但却透露出一种离愁。"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则描绘了秋天杨柳随风舞动,而草丛中的露水尚未完全干涸,寒蝉鸣叫,野雁开始飞翔,勾勒出一幅秋景图。
接着“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中,诗人似乎在回忆家乡的美好,马儿轻咬着枫树的红叶,而远处传来寺庙中的钟声,让他联想到了山上的翠绿。最后“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则表达了诗人在长安与旧友重逢时,那轮明月下共同怀念家乡的情景,连衣服上都沾染上了那份亲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故土的深情,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扁舟殊不系,浩荡路才分。
范蠡湖中树,吴王苑外云。
悲心人望月,独夜雁离群。
明发还驱马,关城见日曛。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岁月老将至,江湖春未归。
传家有天爵,主祭用儒衣。
何必劳知己,无名亦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