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
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图景。开篇“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两句,既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勾勒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闲适的生活状态。“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珍视,以及对朋友间情谊深厚的肯定。
“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两句则描写了夏季避暑山中的清凉环境和时间流转的感受。诗人似乎在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凉意,同时也意识到了白昼的逐渐消逝。
最后,“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则展示了诗人在南亭中继续饮酒、畅谈心意的情景。这里的“馀尊”意味着酒杯尚未干涸,而“惜解酲”则表达了诗人对醉酒状态的珍惜和不愿意醒来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淡雅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弱岁早登龙,今来喜再逢。
如何春月柳,犹忆岁寒松。
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
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