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贡士黎逢

茂等方上达,诸生安可希。

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

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

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

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

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

形式: 古风

翻译

学生们都在努力上进,怎能期望他们轻易满足。
潜心于淡泊的事物之外,像帝王颁布法令一样广布教诲。
就像那昆仑山的美玉,本身就有着耀眼的光芒。
我这样平庸的人只是徒然赞叹,又能做些什么呢。
整整一个月没有你的消息,只在公务中奔波忙碌。
突然收到你的诗篇赠予,用来安慰我对你的思念。
即使不见面心中仍紧密相联,更何况我们能相见的时候。

注释

茂等:指学生们。
方上达:正在努力上进。
诸生:众多学生。
安可希:怎能期望。
栖神:潜心。
澹物表:淡泊的事物之外。
涣汗:形容帝王颁布法令。
令词:教诲。
昆山玉:指珍贵的美玉,这里比喻人才。
区区:形容人微小或谦称自己。
弥月:满一个月。
旷不接:长时间没有联系。
公门:官府或公务的场所。
驱驰:奔忙,忙碌。
兰章:对优美诗文的赞美,这里指对方的诗篇。
持用:用来。
慰所思:安慰思念之情。
尚密:仍然紧密。
况当:何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茂等方上达,诸生安可希”表明诗人对于朋友的期望和祝愿,是那样的高远和美好。“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则写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对文字的浓厚感情,如同清泉般流淌。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用昆山玉比喻友人的品格和才华,自然而发散着光芒,不需外界任何装饰。“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庸俗之人的不屑一顾,他们的赞美与叹息,对于有见识的人来说,不过是无关痛痒。

“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描绘了一种孤寂和渺茫的情景,但诗人似乎并不在意,因为他心中有更为重要的东西。接着“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写出了朋友间互赠书信的温馨与安慰,通过这些文字交流,彼此的心灵得以相通。

最后两句“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见面的遗憾,但即便如此,他内心深处的友情依然如故,更不用说当真能亲自相聚时,那份情谊将会更加浓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字交流的重视,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情操。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荅畅参军

秉笔振芳步,少年且吏游。

官闲高兴生,夜直河汉秋。

念与清赏遇,方抱沈疾忧。

嘉言忽见赠,良药同所瘳。

高树起栖鸦,晨钟满皇州。

凄清露华动,旷朗景气浮。

偶宦心非累,处喧道自幽。

空虚为世薄,子独意绸缪。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荅畅校书当

偶然弃官去,投迹在田中。

日出照茅屋,园林养愚蒙。

虽云无一资,樽酌会不空。

且忻百谷成,仰叹造化功。

出入与民伍,作事靡不同。

时伐南涧竹,夜还沣水东。

贫蹇自成退,岂为高人踪。

览君金玉篇,彩色发我容。

日月欲为报,方春已徂冬。

形式: 古风

荅重阳

省札陈往事,怆忆数年中。

一身朝北阙,家累守田农。

望山亦临水,暇日每来同。

性情一疏散,园林多清风。

忽复隔淮海,梦想在沣东。

病来经时节,起见秋塘空。

城郭连榛岭,鸟雀噪沟丛。

坐使惊霜鬓,撩乱已如蓬。

形式: 古风

荅徐秀才

铅钝谢贞器,时秀猥见称。

岂如白玉仙,方与紫霞升。

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

一枝非所贵,怀书思武陵。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