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
转岸孤舟疾,衔山落照明。
萧条看草色,惆怅认江声。
谁会登临恨,从军白发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诗人站在高楼上远远地目送离去的亲友。"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以及对于即将离别的不安和不舍。这两句通过"危楼"和"远目"设定了一种高远而又遥望的情景,同时"信美"二字传递出一种温馨、美好的记忆,而"奈乡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接下来的"转岸孤舟疾,衔山落照明"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转岸"指的是船只沿着曲折的河岸行驶,而"孤舟"则强调了离别者的孤独和渺小。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寂寞和惆怅。"衔山落照明"中的"衔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日光穿过山谷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旅人的行踪。
第三、四句"萧条看草色,惆怅认江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萧条"形容了秋天草木凋敝的景象,而"看草色"则是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惆怅认江声"表达了诗人对江水声响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忧伤。
最后两句"谁会登临恨,從軍白发生"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表达。"谁会"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孤独,而"登临恨"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在这里,诗人通过"从军"这一历史事件,暗示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沉重压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离别的无尽哀愁。
不详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