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博士之官向竹西,一竿聊慰远分携。
绿阴斋馆无尘杂,讲罢新诗取次题。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中的宁静与雅致,以及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博士之官向竹西",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环境,竹林象征着高洁与清幽,博士官职则暗示了学识与地位。"一竿聊慰远分携",表达了在离别之际,以竹竿为伴,寻求心灵的慰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绿阴斋馆无尘杂",描绘了斋馆环境的清幽与整洁,绿荫覆盖,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讲罢新诗取次题",说明了在此环境下,文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思想,创作诗歌,展现了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中的静谧之美,以及文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艺术的执着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华亭贰令朝回日,凛凛冰霜岁暮寒。
为有一枝清似玉,同乡持赠异乡看。
喜闻春意回南郡,遽报凄风起北堂。
卧辙攀辕空满路,麻衣血泪使人伤。
诗书何幸际明时,得禄承欢母遽违。
升堂最是伤心处,挂壁犹存旧断机。
烧灯节后发京师,春色初回杨柳枝。
耆老如云待沤渚,到官莫过牡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