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拾堕花

绿酣红醉。奈小园一夜,花神怨怼。

欲买春留,东君不受榆钱贿。

唤得落花风起,半减却、蝶粮蜂税。

惊见得、满地胭脂,疑是花神泪。何意。飘零易。

待拾取片红,故枝重赘。绣床相对。

剪綵难教春再系。

待替落花驰檄,同索问、春风之罪。

把锦囊、收拾也,蝶庵深闭。

形式: 词牌: 暗香

鉴赏

这首《暗香·拾堕花》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满地的景象,充满了哀愁与惋惜之情。

词中以“绿酣红醉”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花朵盛开的美景,接着“奈小园一夜,花神怨怼”一句,将自然界的花开花落赋予了情感色彩,暗示了花儿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怨。接下来,“欲买春留,东君不受榆钱贿”,表达了对留住春光的渴望,但又无奈于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

“唤得落花风起,半减却、蝶粮蜂税”,描绘了风吹落花的场景,蝴蝶与蜜蜂的生计也因此受到影响,进一步渲染了落花带来的哀愁氛围。“惊见得、满地胭脂,疑是花神泪”,通过比喻和想象,将落花比作花神的眼泪,增加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何意。飘零易。待拾取片红,故枝重赘”,表达了对落花飘零易逝的感慨,以及试图挽回美好瞬间的努力。“绣床相对。剪綵难教春再系”,进一步强调了春光难留的现实,即使在绣床上精心布置,也无法再次留住春天。

“待替落花驰檄,同索问、春风之罪”,表达了对春风无情的责备,希望为落花讨回公道。“把锦囊、收拾也,蝶庵深闭”,最后以收拾心情,关闭蝶庵,暗示了面对落花凋零的无奈与自我慰藉。

整首词通过对落花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与哀愁,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

琵琶峰下,云雨台边,似曾亲见瑶姬。

缥缈氤氲,宛如荐枕当时。

只是先王曾幸,怎襄王、梦里重思。

些个事,教针神代揣,欲绣还疑。

莫问去来何意,更搴帱请御,整佩还持。

但问图中,一行绮语谁题。

好从色丝黄绢,想拈针、少女风姿。

恰称得,犊车人、绝妙好辞。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庆清朝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西施浣纱图

浪溅轻绡,烟浮素缕,若耶彷佛堪寻。

溪畔浣纱人在,倚徙花阴。

秋波接春水,更临风、却似慢沉吟。

还恐被、风吹欲湿,小束双襟。

绮窗内,绣床畔,念此时眉际,未有愁侵。

只想苏台月晓,香径春深。

自与大夫别后,可曾重捧旧时心。

多应向、水晶帘下,几度停针。

形式: 词牌: 庆清朝 押[侵]韵

双双燕.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为洞庭龙女传书图

马蹄惊处,见牧羊龙女,风鬟雨鬓。

手持双鲤,嘱向书生传信。

还把鲛绡微揾,似欲拭、泪珠相赆。

休言别语殷勤,绣不出来声韵。垂问。

依稀若应,宛斜睇双眸,将人细认。

还宫奏乐,筵畔料还低瞬。

日后终谐姻分,笑濯锦、小儿空聘。

此时此际如何,愿得神丝再翻。

形式: 词牌: 双双燕

孤鸾.夜泊江干,赋得梦回时酒醉后思量着

醉乡堪徙。正李白为侯,刘伶为帝。

乞得酒泉,我欲移家去矣。

道遇卢生相揖,又拉入、邯郸枕里。

谓我愁城三匝,到此堪回避。忽移时画角驱蝴蝶。

更欲度醉乡,大江阑止。猛看江头月,映澈芦花尾。

回想佳人何处,依旧是、愁城千里。

再去苍茫难问,被三闾调戏。

形式: 词牌: 孤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