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九陌无人行,寒月净如水。

洗然天宇空,玉井东南起。

我马卧我庭,帖帖垂颈耳。

霜花满黑鬣,安欲致千里。

我仆寝我厩,相背肖两已。

夜深忽惊魇,呼若中流矢。

是时兴我怀,顾影行月底。

唯影与月光,举止无猜毁。

吾交有裴宋,心意月影比。

寻常同语默,肯问世俗子。

形式: 古风

翻译

寂静的街道上无人行走,寒冷的月光清澈如水。
天空如洗,显得空旷,仿佛从东南方升起的一轮玉井。
我的马儿在庭院里安静地躺着,耳朵低垂。
它的鬃毛上覆盖着霜花,如何能指望它长途跋涉千里。
我的仆人睡在马厩里,彼此背对背,像已经分离的两人。
深夜里忽然被噩梦惊醒,叫声如同中箭一般。
这时触动了我的思绪,我在月光下独自漫步。
只有影子和月光陪伴,它们的行为没有猜疑和诋毁。
我交往的朋友裴宋,就像这月影般纯洁无暇。
我们平常交谈默默,从不理会世俗的眼光。

注释

九陌:京城的街道。
寒月:寒冷的月亮。
玉井:比喻明亮的月亮。
帖帖:安静的样子。
黑鬣:马的黑色鬃毛。
安欲:怎能期望。
厩:马厩。
魇:噩梦。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
裴宋:诗人朋友的名字。
世俗子:世俗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描绘了月夜寂静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裴如晦的深深怀念。首句“九陌无人行,寒月净如水”,以空旷的街道和皎洁的寒月渲染出清冷的氛围。接着,“洗然天宇空,玉井东南起”进一步描绘天空的清澈,仿佛月亮是从东南方的玉井升起。

诗人通过写自己的马匹安静地躺在庭院,以及仆人熟睡在马厩,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然而,这宁静中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他因梦魇而惊醒,呼唤裴如晦,如同中箭般痛苦。此时,诗人感慨万千,只有月影相伴,没有世俗纷扰。

最后,诗人将与裴如晦的友情比作月影,强调他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即使在寻常的交流中,也无需询问世俗的看法。整首诗以月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纯洁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月夜与兄公度纳凉闲行至御桥

夕月吐澄明,阴云净如扫。

空庭引天翠,爽气生怀抱。

家近御桥头,因为桥畔游。

倚栏波上影,不共水东流。

思归此清夜,何处是江楼。

四望远寂历,微风动飕飗。

观阙垂万象,山河趋九州。

壮哉帝王宅,顾我一蜉蝣。

富贵非可取,田园今向秋。

明当拂衣去,试与问扁舟。

形式: 古风

月蚀

有婢上堂来,白我事可惊。

天如青玻瓈,月若黑水精。

时当十分圆,只见一寸明。

主妇煎饼去,小儿敲镜声。

此虽浅近意,乃重补救情。

夜深桂兔出,众星随西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毛君宝秘校将出京示予诗因以答之

古城踏成谷,不见人马踪。

古人岂不行,旧迹岂不重。

从何求故步,往返自憧憧。

观君百篇诗,善画人形容。

毫发无不似,落笔任横纵。

曷如握明镜,物物目所逢。

赠以东南归,掷去手中筇。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水丘于西湖得活鲫鱼三尾见遗余顷在襄城获数尾时欧阳永叔方自乾德移滑台留待其至且有诗后居京师蔡仲谋者亦有以赠乃思襄时所留复有诗于今三得三咏之矣

襄城得圆鲫,留以待吾友。

大梁又得之,始忆终按酒。

今君复持赠,重念滁阳守。

滁阳石濑中,此物岂无有。

三得实嘉遗,我敢自私口。

口且不争甘,事亦难利诱。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