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二首(其二)

社里东城接,松阡北地开。

闻笳春色惨,执绋故人哀。

终日南山对,何时渭水回。

仁兄与恩旧,相望泣泉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社区东边与城郊相连,松树林延伸至北方大地。
听到悲笳声,春天的景色也显得凄凉,送别故人的行列让人感到悲哀。
整天面对南山,期盼着何时渭水能倒流回来。
尊敬的兄长和旧友,只能在心中相望,泪水洒在黄泉之路。

注释

社里:社区。
东城:城郊。
接:相连。
松阡:松树林。
北地:北方大地。
闻笳:听到悲笳声。
春色:春天的景色。
惨:凄凉。
执绋:送别行列。
故人:故友。
终日:整天。
南山:南山(指秦岭,代指远方)。
渭水:渭河。
回:倒流。
仁兄:尊敬的兄长。
恩旧:旧友。
相望:遥望。
泣泉台:洒泪于黄泉之路。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和怀念故人之感的诗。诗中的意象丰富,感情真挚。

"社里东城接,松阡北地开",描绘了一片开阔的乡村景色,通过“社”和“城”的相连,以及“松阡”与“北地”的辽阔,勾勒出一个广袤而又分隔的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离合之间的情愫。

"闻笳春色惨,执绋故人哀",则是诗人通过听闻春日里的管弦之声,触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这里的“春色”并非明亮喜悦,而是带有几分凄凉和淡漠,这种感觉使得诗人对于过往的人事感到哀伤。

"终日南山对,何时渭水回",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希望重逢之情。南山作为相望的对象,不仅是地理上的参照,更承载着彼此心中的牵挂。而“渭水”则常象征着归来之意,这里“何时”二字流露出诗人迫切的期待和等待。

"仁兄与恩旧,相望泣泉台",“仁兄”指的是那位被赠诗的韦公,通过“仁兄”一词,可见诗人对其深厚的情谊。这里的“恩旧”则包含了往日的情分和恩情。两者相望之间,不禁涌现出泪水于泉台之上,这不仅是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更是一种深切的友情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126)

李嘉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 字:从一
  •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 生卒年:748

相关古诗词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其一)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

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其二)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长安送从弟尉吴县

春愁能浩荡,送别又如何。

人向吴台远,莺飞汉苑多。

见花羞白发,因尔忆沧波。

好是神仙尉,前贤亦未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春日淇上作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

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

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