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邀友游竹溪

细雨廉纤步湿堤,招携胜侣入梵西。

碍林碧障千竿竹,绕刹清流一曲溪。

滴沥山泉珠液细,空濛树色野云低。

钟声傍晚铿馀韵,兴尽归来望转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冒雨邀友游竹溪的生动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竹林的静谧与幽深。首句“细雨廉纤步湿堤”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雨丝轻拂、地面微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招携胜侣入梵西”一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竹溪的旅程,充满了友情的温馨与期待。

“碍林碧障千竿竹,绕刹清流一曲溪”两句,通过“碧障”和“清流”这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竹林的翠绿与溪水的清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竹林如屏障般环绕,溪水则蜿蜒曲折,形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滴沥山泉珠液细,空濛树色野云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朦胧,山泉细滴如同珍珠洒落,树色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野云低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种景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激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钟声傍晚铿馀韵,兴尽归来望转迷”以傍晚时分寺院钟声的余音袅袅,收束全篇,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游玩至晚的愉悦与满足。而“兴尽归来望转迷”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回味,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竹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与友人共享自然之乐的愉悦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

黄瑞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乐耕楼记事

望杏瞻榆重省耕,乐民之乐洽春城。

锄云在眼方占卯,课雨关心又望庚。

五百年来有名士,八千里外抚苍生。

铜关铁瓮浑閒事,怎及万间新厦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乐耕楼记事

畿南绣亩圣亲耕,阡陌原来道德城。

共愿浇兰勤妇子,何须播谷促商庚。

两胶造世频观学,三字题楼急厚生。

不为登临供雅眺,乐看经始即垂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乐耕楼记事

俗醇共羡礼为耕,声有弦歌媲武城。

儒梦笔花探二酉,农知艺麦十三庚。

千寻楼回红霞入,万顷秧齐碧浪生。

为有龚黄乐观稼,屡丰载颂庆西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乐耕楼记事

簪笔今惭事舌耕,民怀犹记夜郎城。

敢矜求治心无已,且喜陈经日在庚。

作赋昔年共仙侣,登楼此日伴诸生。

立身应在最高处,愿与人同求大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