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佛哀祐

母子相逢几万年,夕阳梦断岂堪言。

多时不隔如今见,赵州勘破老婆禅。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母子重逢经历了无数个岁月
夕阳西下,梦境破碎,难以言表

注释

母子:指母亲和孩子。
相逢:相遇。
几万年:极言时间之长。
夕阳:傍晚的太阳。
梦断:美梦破灭。
岂堪言:无法用语言表达。
多时:很长时间。
不隔:不再分离。
如今见:现在再次相见。
赵州: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赵州桥或赵州禅师(唐代禅宗大师),也可能暗指某种禅理。
勘破:看透、领悟。
老婆禅:老婆禅是佛教中的一个典故,形容赵州禅师的机智问答,此处可能寓指生活的智慧。

鉴赏

这首诗以母子重逢的罕见情境为题材,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对佛法的领悟。"母子相逢几万年"描绘了一幅超越时空的相聚画面,暗示了佛教中轮回转世的概念。"夕阳梦断岂堪言"则借夕阳西下,梦境破碎,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以及难以言说的悲欢离合。

"多时不隔如今见"进一步强调了母子重逢的难得和珍贵,尽管时间久远,但此刻相见却如同久别重逢。"赵州勘破老婆禅"引用了赵州和尚的典故,赵州禅师以机锋直指人心,这里暗指诗人通过佛法参悟到了生死与亲情的真谛,即一切皆是过眼云烟,唯有当下相见的珍贵才是真实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佛教哲理与人间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佛法智慧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灵济桥语

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

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

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

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

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

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

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

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

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

大用这无心,非福亦非祸。

于中无妄作,不异阿弥陀。

法界无别物,一菩提为座。

修桥布路为含灵,转凡成圣如行货。

游戏菩提谁得知,只恐迷情却放过。

大丈夫,莫放过,提起眉毛来继和。

大家拍手渡桥来,方笑普庵只这个。

咄,开口全音只我闻,桃花含笑乱纷纷。

心非遍界真成妄,意净情忘法法真。

形式: 古风

纸被歌训行童(其二)

皂袖寒袍入体仪,霞光闪烁绕身飞。

或行或坐频频看,或卧或眠每每披。

几度入山游胜境,数回海上觅龙骑。

假饶千两黄金贵,难买山僧这个衣。

形式: 古风

纸被歌训行童(其一)

一片白云挂在身,披时不许染红尘。

轻罗细想应难比,重锦寻思未可亲。

岂非颜色白如玉,成现都卢只一幅。

红窗妖艳见低头,六贼三尸尽降伏。

日充衣,夜得盖,不长不短也不大。

世人问我何处寻,蔡伦弟子将来卖。

买得将来披,不许邪魔罔两知。

解向市廛遮云雨,要与闲人隔是非。

纵颠狂,任落魄,披入村中人恶恶。

直饶紫绶与金章,我也未肯轻轻博。

形式: 古风

和光读金刚经以颂示之

道人看经不识字,刹那须转千亿部。

恒沙诸佛入微尘,达本契经无作做。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