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济桥语

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

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

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

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

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

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

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

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

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

大用这无心,非福亦非祸。

于中无妄作,不异阿弥陀。

法界无别物,一菩提为座。

修桥布路为含灵,转凡成圣如行货。

游戏菩提谁得知,只恐迷情却放过。

大丈夫,莫放过,提起眉毛来继和。

大家拍手渡桥来,方笑普庵只这个。

咄,开口全音只我闻,桃花含笑乱纷纷。

心非遍界真成妄,意净情忘法法真。

形式: 古风

翻译

这渡口并非寻常桥,不让众生命运流转。
过去、现在、未来之佛,都如达摩西来般传法。
都是为了引导迷失的人,直指人心的本质。
现今世人不明白,颠倒观念成了灾祸。
执着于有为之事,善恶观念四处传播。
学道者若不了解心,无法打破尘世束缚。
一旦领悟本来之心,永劫不堕轮回。
佛法并非舌头的功劳,而是天地万物共鸣。
行脚僧从未移动,每一步都有意义。
如此微妙的空性,才值得人们承担。
大用无形,非福非祸,源自真心。
其中无妄想,与阿弥陀佛无异。
法界无差别,一切以一颗菩提之心为归宿。
修行如同铺路,让众生从凡俗走向圣洁。
谁在游戏菩提?只怕情感迷惑而错过。
大丈夫不可错过,挺起胸膛继续前行。
众人齐声拍手过桥,笑谈普庵大师所言。
呵,开口即真理,桃花含笑倾听。
心若不遍界,便是妄念;心意纯净,佛法真实。

注释

桥:连接两岸的通道。
众生:所有生灵。
过:度过、经历。
过去现在佛:佛教中指一切佛。
达磨:佛教禅宗初祖。
群迷:众多迷失的人。
人这个:人的本质或本性。
颠倒:混淆是非。
患祸:灾难祸害。
坚执:固执。
有为功:世间追求的成就。
学道:修行。
识心:了解自己的心。
尘不破:无法打破世俗的束缚。
本心:原始的、真实的内心。
永劫:永恒的轮回。
退堕:堕落。
说法:传授佛法。
干舌:无关紧要。
山河大地和:天地万物共鸣。
行脚:云游四方。
空过:徒然走过。
妙性空:微妙的空灵状态。
担荷:承载、承担。
大用:深远的作用。
无心:自然而然。
阿弥陀: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之佛。
法界:佛法的世界。
一菩提:一颗觉悟之心。
修桥布路:比喻修行帮助他人。
含灵:包含众生。
转凡成圣:由凡人变为圣人。
行货:行走的货物,比喻修行者。
游戏菩提: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佛法。
迷情:情感的迷惑。
大丈夫:有担当的人。
莫放过:不要错过。
普庵:佛教人物。
只这个:就是这个道理。
桃花含笑:象征欢喜。
纷纷:众多。
心非遍界:心不超出世界。
真成妄:变成妄想。
意净:心境清净。
法法真:佛法真实无误。

鉴赏

这首诗名为《灵济桥语》,作者为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诗中以桥梁隐喻佛法,强调了佛法对于引导众生渡过生死迷津的重要性。"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表达出佛法是连接现实与涅槃的桥梁,只有通过它,人们才能从迷惑中解脱出来。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提及佛陀和达摩祖师,他们都是指引人们觉悟的导师。"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说明佛法直接指向人心,唤醒人的本来觉性。

诗人批评世人未能领悟佛法真谛,"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指出人们执着于善恶功过,陷入了轮回的困境。"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揭示了人们的错误观念。

"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强调认识自心是修行的关键,只有认识到心性,才能打破尘世的束缚。"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表达了悟道后的永恒不灭。

"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意味着佛法并非空谈,而是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存。"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禅者的修行并非外在形式,而是内在实修。

最后,诗人呼吁大家要把握佛法的精髓,"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并提醒大家不要错过觉悟的机会。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教于乐,富有禅意,体现了释印肃禅师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纸被歌训行童(其二)

皂袖寒袍入体仪,霞光闪烁绕身飞。

或行或坐频频看,或卧或眠每每披。

几度入山游胜境,数回海上觅龙骑。

假饶千两黄金贵,难买山僧这个衣。

形式: 古风

纸被歌训行童(其一)

一片白云挂在身,披时不许染红尘。

轻罗细想应难比,重锦寻思未可亲。

岂非颜色白如玉,成现都卢只一幅。

红窗妖艳见低头,六贼三尸尽降伏。

日充衣,夜得盖,不长不短也不大。

世人问我何处寻,蔡伦弟子将来卖。

买得将来披,不许邪魔罔两知。

解向市廛遮云雨,要与闲人隔是非。

纵颠狂,任落魄,披入村中人恶恶。

直饶紫绶与金章,我也未肯轻轻博。

形式: 古风

和光读金刚经以颂示之

道人看经不识字,刹那须转千亿部。

恒沙诸佛入微尘,达本契经无作做。

形式: 偈颂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其十三)

悟人寂寂心寥廓,迷者忙忙到处错。

普观迷悟实无因,祇这如来大圆觉。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