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弼侄得邑西归赋诗勉之并示光义二首(其二)

得邑宁论小,居官最近民。

中诚傥无倦,同体会相亲。

暇日书还读,清源政自新。

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不必过分追求地位显赫,做官首要贴近百姓。
如果内心真诚不懈怠,就能与众人和睦相处。
闲暇时也要读书学习,清廉的政治才能焕然一新。
兄长留有教导在心,你们应遵循他的教诲。

注释

得邑:得到邑县。
宁论:何必计较。
小:地位不高。
居官:做官。
近民:接近民众。
中诚:内心的诚意。
傥:倘若。
倦:厌倦。
同体会:与众人。
暇日:闲暇时光。
书还读:阅读书籍。
清源:清明的源头,比喻政治清廉。
政自新:政治革新。
遗训:遗留的教诲。
尔辈:你们。
持循:遵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故乡后,所持的治理理念与期望。开篇“得邑宁论小”表明在治理上要注重细微之处,不可忽视;“居官最近民”则强调官员应当贴近百姓,了解民情。“中诚傥无倦”显示了官员的忠诚与不懈怠力,尽心为民服务;“同体会相亲”则是希望通过共鸣和理解,达到官民一体,与民同胞之意。

“暇日书还读”可能是在闲暇时光重温经典,以此自我修养;“清源政自新”表达了通过纯净的政治资源来实现政治生态的更新与更替。这两句暗示官员在平凡中追求个人的道德提升和知识积累,以及对政治清明的向往。

末尾“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则是提到兄长或前辈留下的教诲,希望后人能够继续遵循。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构建,以及对政治清廉和民本思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光弼侄得邑西归赋诗勉之并示光义二首(其一)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

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

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再和(其一)

闭门谢客少过从,独倚修篁傲碧空。

忽喜千条发琼蕊,纷如万鹤出樊笼。

与君前日徘徊久,得句悬知惨淡中。

胸次本无愁可著,何为苦要酒兵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和(其二)

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

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

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和(其三)

市朝车马列云从,君有危楼出半空。

但觉乾坤增老眼,不妨日月转空笼。

花开花落关何事,江北江南只此中。

互出新诗殊未艾,长城尚许短兵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