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宇文虞

此别欲何往,未言归故林。

行车新岁近,落日乱山深。

野店寒无客,风巢动有禽。

潜知经目事,大半是愁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这次分别你要去哪里,还未说要回归故乡的山林。
新的一年驾车行程接近,落日余晖照在深邃的群山之中。
野外的小店寒冷无人,只有风吹动鸟巢,里面有飞禽。
暗自知道眼前所见之事,大多都是让我忧愁的诗篇。

注释

此别:这次分别。
欲何往:要去哪里。
未言:还未说。
归故林:回归故乡的山林。
行车:驾车行程。
新岁:新的一年。
近:接近。
落日:落日余晖。
乱山:深邃的群山。
野店:野外小店。
寒无客:寒冷无人。
风巢:风吹动的鸟巢。
动有禽:里面有飞禽。
潜知:暗自知道。
经目事:眼前所见之事。
大半:大多。
愁吟:忧愁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时刻的景象,诗人在送别之际,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此别欲何往,未言归故林"一句,透露出一种迷茫的情感,似乎连自己也无法预料这次别离之后将会去向何方,是否还能回到那熟悉的故土。

"行车新岁近,落日乱山深"则是对环境的描绘,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而夕阳西下,山峦重叠,给人以时间流转和空间幽深的感觉。这里的"行车"可能指的是离别时刻的车马喧闹,但随着岁月更迭,这些喧嚣也渐渐远去。

"野店寒无客,风巢动有禽"一句,则描绘了一种荒凉和静寂。野店通常指的是偏僻的旅舍,这里却因缺乏行人而显得异常冷清。"风巢"则是形容风声,如同鸟儿在树木间穿梭,带有一丝生机,但也难以掩盖整体环境的萧索。

最后两句"潜知经目事,大半是愁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尽管外界的一切都未曾明言,但通过目光和神态,诗人已经能够窥见其中的大部分情绪都是由忧虑构成。在这里,"潜知"意味着一种微妙的情感洞察,而"经目事"则是指那些通过眼神就能感受到的往事,这些往事又多半让人生出愁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离别时刻的复杂情感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受。

收录诗词(23)

周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池州(今属安徽)人(唐才子传作江南人,此从唐诗纪事)。晚唐诗人,“咸通十哲”之一。家贫,工吟咏,时号为“诗禅”。与段成式友善。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举进士及第。调福昌县尉,迁建德令。后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全唐诗》收有繇诗一卷共22首

  • 字:为宪
  • 生卒年:841年-912年

相关古诗词

送洛阳崔员外

塞诏除嵩洛,观图见废兴。

城迁周古鼎,地列汉诸陵。

日送归朝客,时招住岳僧。

郡斋台阁满,公退即吟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望海

苍茫空泛日,四顾绝人烟。

半浸中华岸,旁通异域船。

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登甘露寺

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

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

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题金陵栖霞寺赠月公

明家不要买山钱,施作清池种白莲。

松桧老依云外地,楼台深锁洞中天。

风经绝顶回疏雨,石倚危屏挂落泉。

欲结茅庵伴师住,肯饶多少薜萝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