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居三首(其一)

陶云爱吾庐,吾亦爱吾屋。

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

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绿。

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

睡足起闲坐,景晏方栉沐。

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

饥来恣餐歠,冷热随所欲。

饱竟快搔爬,筋骸无检束。

岂徒畅肢体,兼欲遗耳目。

便可傲松乔,何假杯中渌。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春日里的闲适生活。开篇即表达了对自己居所的喜爱,这种喜爱不仅是物质上的拥有,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陶云爱吾庐,吾亦爱吾屋"两句以平淡的语言流露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种静谧环境中的精神寄托是通过艺术和阅读来实现的。琴代表了音乐,书代表了知识,这两者都是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时间背景被描绘为三月半,当时花落而庭院中长满了青绿色的杂草。"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一句,则是对清晨和谐鸣叫声以及诗人在春日里充分享受到的美好睡眠的描写。

诗人醒来后,并非立刻投入紧张的劳作,而是选择了闲坐,享受着渐渐西沉的景色。"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一句,告诉我们这一天并非斋戒之日,因此厨房里有童仆在准备美食,包括鱼和肉。

接下来的几句,"饥来恣餐歠,冷热随所欲。饱竟快搔爬,筋骸无检束"则是对诗人饮食时的放松享受以及饭后舒展身体、释放疲劳的生动描绘。

最后,"岂徒畅肢体,兼欲遗耳目。便可傲松乔,何假杯中渌"一句,则是诗人通过这一切希望达到身心两方面的满足和享受,从而在精神上也能与大自然相通,达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我娱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闲适哲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

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

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

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

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

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

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

得所仍得时,吾生一何幸。

形式: 古风

春日闲居三首(其三)

劳者不觉歌,歌其劳苦事。

逸者不觉歌,歌其逸乐意。

问我逸如何,闲居多兴味。

问我乐如何,闲官少忧累。

又问俸厚薄,百千随月至。

又问年几何,七十行欠二。

所得皆过望,省躬良可愧。

马闲无羁绊,鹤老有禄位。

设自为化工,优饶只如是。

安得不歌咏,默默受天赐。

形式: 古风

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

夜雪有佳趣,幽人出书帷。

微寒生枕席,轻素对阶墀。

坐罢楚弦曲,起吟班扇诗。

明宜灭烛后,净爱褰帘时。

窗引曙色早,庭销春气迟。

山阴应有兴,不卧待徽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春眠

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

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

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

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

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

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

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

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