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居三首(其三)

劳者不觉歌,歌其劳苦事。

逸者不觉歌,歌其逸乐意。

问我逸如何,闲居多兴味。

问我乐如何,闲官少忧累。

又问俸厚薄,百千随月至。

又问年几何,七十行欠二。

所得皆过望,省躬良可愧。

马闲无羁绊,鹤老有禄位。

设自为化工,优饶只如是。

安得不歌咏,默默受天赐。

形式: 古风

翻译

辛勤工作的人不觉得唱歌是在歌唱辛劳,他们歌唱的是自己的辛苦经历。
悠闲的人不觉得唱歌是在歌唱安逸,他们歌唱的是他们的闲适乐趣。
问我安逸的感觉如何,那是因为闲居生活充满了各种情趣。
问我快乐在哪里,那是因为担任闲职让我少了许多忧虑和负担。
再问我俸禄丰厚与否,每月数百上千的收入已经足够。
再问我年纪多大,离七十岁还差两年左右。
我所得到的已经超过期望,反省自己实在感到惭愧。
马儿悠闲没有束缚,老鹤虽老却有俸禄的地位。
假如我是自然的造物主,这样的优待也不过如此。
怎能不歌颂呢,默默地接受上天的恩赐。

注释

劳者:辛勤工作的人。
歌:歌唱。
逸者:悠闲的人。
兴味:情趣。
忧累:忧虑和负担。
俸厚薄:俸禄的多少。
百千随月:每月数百上千的收入。
年几何:年纪多大。
行欠二:还差两年。
过望:超过期望。
省躬:自我反省。
羁绊:束缚。
禄位:俸禄的地位。
化工:自然的造物主。
优饶:优待。
默默:无声无息。
天赐:上天的恩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的闲适生活,通过对比劳逸两种状态,表达了自己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和满足。诗中的“劳者不觉歌,歌其劳苦事。逸者不觉歌,歌其逸乐意”两句,指出无论是辛勤劳作还是安闲自得的人,都有自己的快乐之处,不需要通过歌唱来表达。

接着,“问我逸如何,闲居多兴味。问我乐如何,闲官少忧累”这两句,诗人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回答了关于自己闲适生活的提问,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

在“又问俸厚薄,百千随月至。又问年几何,七十行欠二”中,诗人谈及自己的俸禄(古代官员的薪资)和年龄,这里的数字可能并不真实,只是为了表达一种满足和知足常乐的情怀。

“所得皆过望,省躬良可愧。马闲无羁绊,鹤老有禄位”这两句,诗人感慨于自己的所得超出了期望,并且生活中没有牵挂,宠爱的马儿悠闲自在,而自己也享受到应有的尊荣。

最后,“设自为化工,优饶只如是。安得不歌咏,默默受天赐”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接受和感激,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好,不需要再通过创作来歌颂,只需静静地享受这份赐予。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定、满足的情绪,是对闲居生活的一种赞美。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

夜雪有佳趣,幽人出书帷。

微寒生枕席,轻素对阶墀。

坐罢楚弦曲,起吟班扇诗。

明宜灭烛后,净爱褰帘时。

窗引曙色早,庭销春气迟。

山阴应有兴,不卧待徽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春眠

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

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

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

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

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

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

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

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形式: 古风

春晚寄微之

三月江水阔,悠悠桃花波。

年芳与心事,此地共蹉跎。

南国方谴谪,中原正兵戈。

眼前故人少,头上白发多。

通州更迢遰,春尽复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春雪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

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