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甘甥可大从定叟弟之桂林

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愿为百鍊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

形式: 古风

翻译

四季也有奔波劳碌,我独自思绪绵长。
亲朋好友虽然不少,你却能随他们四处游荡。
挂着船帆上湘江,青山环绕着小舟前行。
登上竹篮询问山路,正值秋季荔枝丰收。
人们常说桂林美,颇似中原风貌。
近郊景色优美,城楼雉堞显得格外壮观。
等你幕府事务稍闲,我们时常一同探索。
你有出众的仪表,胸中饱含各种学识。
在世难免有摩擦,只应寄情于江湖。
超脱世俗,放飞远大理想,岂能仅凭耳目所见。
愿你成为百炼的钢铁,而非柔弱易折的丝线。
古人不会欺骗,何不尝试自我反省。
遥想未来归来,此地仍会紧密相连。
以新的眼光看待你们,一笑解千愁。

注释

季:季节。
行役:奔波劳碌。
悠悠:思绪绵长。
亲朋:亲朋好友。
子:你。
挂席:挂起船帆。
篮舆:竹篮。
政尔:正值。
荔子:荔枝。
桂林:桂林山水。
中州:中原。
胜概:优美景色。
雉堞:城楼上的矮墙。
渠:你。
冥搜:深入探索。
令姿:出众的仪表。
九流:各种学识。
龃龉:摩擦。
沧洲:江湖。
遐思:远大理想。
耳目谋:仅凭耳目所见。
百鍊刚:百炼的钢铁。
绕指桑:柔弱易折的丝线。
昔人:古人。
盍:何不。
绸缪:紧密相连。
二子:你们。
一笑:微笑。
纾:解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对儿子远行的思念和期望。开篇即表达了季节更迭,自己内心的忧虑与孤独,但又充满期待,因为孩子能够跟随他人去游历四方。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诗人提到了湘水、青山、行舟,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通过“政尔荔子秋”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接着,诗中提到了桂林之美,并与中州相比较,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地理知识,也反映出他对美好风景的向往。"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则是对桂林地区壮观建筑的赞叹。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和信心,希望他能够超脱世俗的纷扰,拥有广博的学识。通过“愿为百鍊刚,莫作绕指桑”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儿子坚定品格的期待。

最后两句"预想他年归, 此地复绸缪。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表达了诗人对于孩子们将来能够团聚在一起的美好憧憬,以及这种团聚能带来的快乐和解忧。

整首诗流露出深情与豁达,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有对亲情和未来的美好展望。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送刘枢密留守建康

整驾欲南骛,乃复送公舟。

公行民所瞻,愿言勿淹留。

向来秉事枢,正色有忠谋。

坐觉国势尊,已验权纲收。

如何霖雨泽,偏使及南州。

新春紫诏下,闻者宽百忧。

谁升今重镇,百万宿貔貅。

控江抚长淮,声势接上流。

吾皇志经略,此地合绸缪。

不应万全策,岁月空悠悠。

先当植本根,次第施良筹。

未闻欲外攘,而乃忽内修。

幕府方宏开,人才要旁搜。

可不念葑菲,惟当别薰莸。

留钥岂淹久,即归侍前旒。

尽舒医国手,调瘵会有瘳。

还忆遐荒守,时能寄音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张深道二首(其二)

人言底柱险,袖手不敢迩。

孰知人心危,毫釐千万里。

有来事物繁,酬酢无披靡。

虽云应不难,要且辨真伪。

良知本易直,天机验所起。

涵濡自日新,日新乃无蔽。

圣学非空言,要领故在此。

吾子端发源,所进渺涯涘。

我虽念不敏,讵敢忘所止。

后会傥有时,深功同举似。

形式: 古风

送张深道二首(其一)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谯东。

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

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

闻言有不信,渠自马牛风。

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

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

切磋岂不乐,愧非斲鼻工。

于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

愿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杨廷芳三首(其三)

平生风雨夕,每念名节难。

穷冬百草歇,手自种琅玕。

吾子三十策,字字起三叹。

岂欲求人知,正自一心丹。

请哦硕人诗,匪为乐考槃。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