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逢虚中虚受

楚后萍台下,相逢九日时。

干戈人事地,荒废菊花篱。

我已多衰病,君犹尽黑髭。

皇天安罪得,解语便吟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楚王宫后的萍台上,我们在重阳节这一天相遇。
这是个人事变迁、战乱频发之地,荒废了种满菊花的篱笆。
我已是多病衰弱之身,而你依然保有乌黑的胡须。
上天怎会降罪于我们,让我们在理解彼此后,还能吟诗作乐。

注释

楚后:指楚国王宫之后方。
萍台:浮萍覆盖的高台,此处代指宫廷中的高台。
相逢:相遇。
九日时: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干戈:战争,此处形容社会动荡不安。
人事地:充满人世沧桑变化的地方。
荒废:荒芜,无人打理。
菊花篱:种植菊花的篱笆,象征隐逸或高洁的生活。
我已:我已经。
多衰病:身体多病,衰弱。
君犹:你仍然。
尽黑髭:保留着黑色的胡须,喻指健康或青春。
皇天:上天,苍天。
安罪得:怎能怪罪,哪里会降罪。
解语:理解,心意相通。
便吟诗:随即吟诗,表达情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凄凉而淡远的情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现在孤寂生活的感慨。"楚后萍台下"一句,设定了一个古老而荒废的地方,萍台可能是某种历史遗迹,而"相逢九日时"则点出了特定的季节和时间,九日即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登高望远、赏菊的习俗,但这里并未表现出欢乐的情绪。

"干戈人事地"一句,"干戈"通常指的是兵器,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表明那些曾经繁华的人间往事,如今已化为尘土。"荒废菊花篱"则更深化了这种凄凉之感,原本应是美好的景致,现在却成为了荒废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句"I我已多衰病,君犹尽黑髭",诗人将自己的衰老与友人的青春相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个人感受和对朋友之关心。"皇天安罪得"一句,则充满了哲学思考,似乎在探讨命运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最后,"解语便吟诗"显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即通过吟咏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天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又寄彭泽昼公

闻君彭泽住,结搆近陶公。

种菊心相似,尝茶味不同。

湖光秋枕上,岳翠夏窗中。

八月东林去,吟香菡萏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与张先辈话别

为子同辈者,各自话离心。

及第还全蜀,游方归二林。

巴江经峡涨,楚野入吴深。

他日传消息,东西不易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与杨秀才话别

庾信哀何极,仲宣悲苦多。

因思学文赋,不胜弄干戈。

自古有如此,于今终若何。

到头重策蹇,归去旧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与崔校书静话言怀

同年生在咸通里,事佛为儒趣尽高。

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

霜髭晓几临铜镜,雪鬓寒疏落剃刀。

出世朝天俱未得,不妨还往有风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