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

迟迟傍晓阴,昨夜色犹深。

毕竟终须落,堪悲古与今。

明年何处见,尽日此时心。

蜂蝶无情极,残香更不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天色渐渐临近黎明,昨晚的夜色还很深沉。
终究会迎来凋零,古今皆是如此令人悲伤。
明年会在哪里相见,整日都怀着此刻的心情。
蜜蜂蝴蝶最为无情,连残留的香气也不再追寻。

注释

迟迟:形容天色渐亮。
傍晓:临近黎明。
昨夜:昨晚。
色犹深:夜色还很深。
毕竟:终究,最后。
终须:必然要。
落:凋零,落下。
堪悲:令人悲伤。
明年:下一年。
何处:哪里。
见:相见。
尽日:整日。
此时心:此刻的心情。
蜂蝶:蜜蜂和蝴蝶。
无情极:最为无情。
残香:残留的香气。
更不寻:不再追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未了的花事,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和无常世事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残花落尽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无法长存的哀伤,以及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

"迟迟傍晓阴,昨夜色犹深" 这两句描绘出晨曦微露,夜色尚未完全散去的场景,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转,而花朵的颜色依旧鲜艳,仿佛仍沉浸在昨夜的美丽之中。

"毕竟终须落,堪悲古与今" 这两句表达了对花落的无奈,以及这种自然规律自古至今不变所引发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无法阻挡美好事物的消逝。

"明年何处见,尽日此时心" 这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一种期盼与无奈,诗人在问自己,明年是否还能再见到这样的花朵,而今朝的心情却已是无法挽留。这里的“尽日”指的是整天的时间,也隐含了珍惜眼前美好的意境。

"蜂蝶无情极,残香更不寻" 最后两句则描绘出花落之后,即便是那些曾经围绕在花朵周围的蜂蝶也不再寻找那已经消散的花香。这里的“无情”并非贬义,而是一种对自然界生物本能行为的描述,进一步凸显了花落后的荒凉与冷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残花的描写和对蜂蝶行为的观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以及面对自然规律时人类无能为力的感慨。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秋夕与友人话别

怀君非一夕,此夕倍堪悲。

华发犹漂泊,沧洲又别离。

冷禽栖不定,衰叶堕无时。

况值干戈隔,相逢未可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夕与王处士话别

微灯照寂寥,此夕正迢迢。

丹桂得已晚,故山归尚遥。

虫声移暗壁,月色动寒条。

此去如真隐,期君试一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秋夕送友人归吴

离心醉岂欢,把酒彊相宽。

世路须求达,还家亦未安。

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

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日犍为道中

久客厌岐路,出门吟且悲。

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

芳草不长绿,故人无重期。

那堪更南渡,乡国已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