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其一)

韦玄方继相,荀爽复齐名。

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

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韦玄甫接任宰相之职,荀爽声名与其并列。
身居高位兼具天赐尊荣,才德出众超乎世间公卿。
学问博深得金马殿传诏嘉许,神采风度犹如玉人般清雅高贵。
如今藏书之渊如此深厚,却未能成就如山般的功业。

注释

韦玄方:韦玄甫,人名,唐朝时期的一位宰相。
继相:接任宰相职位。
荀爽:荀爽,人名,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官员。
复齐名:名声与之同样显赫,两人齐名。
在贵:身处高位,指担任要职。
天爵:天赐的尊贵地位,比喻天生的崇高地位或高尚品格。
能贤:具有才能和德行的人。
世卿:世间公卿,指世俗中担任高级官职的官员。
学闻:学问广博,闻名于世。
金马诏:金马殿传诏,指在皇宫金马门接受皇帝的诏命,此处表示受到朝廷的极高赞誉或委以重任。
神见:神态、风采被人看见,此处形容其风度气质。
玉人清:玉人清,比喻人的品貌清雅高贵,如同美玉一般。
藏壑:此处比喻韦玄甫或荀爽等人的学问深厚,如藏书之渊,知识储备丰富。
今如此: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为山:此处比喻成就伟大的功业,如堆积土石成山。
遂不成:最终未能实现,未能成功地完成上述功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高贵地位和他的才华,韦玄方和荀爽都是历史上的名臣,他们的名字在这里用来比喻苏公的地位和声望。"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表明苏公不仅官职显赫,而且才能卓越,超乎常人。"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则是说苏公接到朝廷的命令时,那种庄严和纯净,就如同看到玉一般的人物一样令人敬佩。

最后两句"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苏公才能的赞美,尽管有这样的才华,但没有机会完全展现,如同一座未能形成的山峰。整首诗充满了对苏公的敬仰和赞誉,是一首颇具深意的挽歌词。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其二)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岂悟瑶台雪,分彫玉树行。

清规留草议,故事在封章。

本谓山公启,而今殁始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其三)

返葬长安陌,秋风箫鼓悲。

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时。

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迟。

宁知建旟罢,丹旐向京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浈阳峡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闇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

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