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醉中联句

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

残春犹可赏,晚景莫相催。

酒幸年年有,花应岁岁开。

且当金韵掷,莫遣玉山颓。

高会弥堪惜,良时不易陪。

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

我辈寻常有,佳人早晚来。

寄言三相府,欲散且裴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我们共享美景,花瓣飘落在酒杯中。
尽管已是暮春,美景仍值得欣赏,不要急于结束。
幸好每年都有美酒,花朵也会年复一年盛开。
让我们尽情享受这欢乐时光,别让醉意消退。
如此盛会更应珍惜,美好时光不易重逢。
谁能留住春天的脚步,换取它的回归呢?
我们这些常人,期待美人随时光而来。
我想对你说,聚会结束后,不妨慢慢散去。

注释

共醉:一同畅饮。
风光:美景。
花飞:花瓣飘落。
落酒杯:落在酒杯中。
残春:暮春。
犹可赏:仍然值得欣赏。
晚景:傍晚景色。
莫相催:不要催促结束。
酒幸:幸好有酒。
岁岁开:年年开放。
金韵:欢乐时光。
玉山颓:醉意消退。
高会:盛大的聚会。
弥堪惜:更应珍惜。
良时:美好时光。
不易陪:不易重逢。
拉花住:留住春天。
春回:春天归来。
我辈:我们这些人。
佳人:美人。
三相府:聚会场所。
欲散:准备散去。
裴回: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春天的宴会上,诗人与佳人们饮酒赏花的愉悦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朋友相聚难得的感慨。

"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这一句描写了宴会上的热闹气氛,人们沉浸在美好的风光中,与朋友们共同享受着醉人的快乐,而花瓣随风飘落,如同下了一场春天的细雨,增添了宴会的情趣。

"残春犹可赏,晚景莫相催":诗人提醒同席的人们,要珍惜这即将逝去的春天,不要急于结束这美好的时光。这里体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酒幸年年有,花应岁岁开":诗人感慨地说,虽然酒可以每年都有,但美丽的花朵却是岁岁年年才能再次绽放。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重复出现的期待和希望。

"且当金韵掷,莫遣玉山颓":诗人鼓励大家要把握现在的快乐,不要让美好的时光就这么流逝了。这两句强调了珍惜眼前人的重要性。

"高会弥堪惜,良时不易陪":宴会愈发热闹,诗人更是倍加珍惜这样的美好时光,因为这样难得的相聚机会并不容易再次遇到。

"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这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无法挽留的无奈,以及对春天美好的渴望。诗人似乎在问,是否有人能够将这些美丽的花朵和春天永恒地保留下来?

"我辈寻常有,佳人早晚来":尽管宴会难以长久,但诗人相信与朋友们的友谊是常有的,而那些美好的人儿总会在不同时刻再次相聚。

"寄言三相府,欲散且裴回":最后两句,诗人似乎是在告别,提醒大家虽然宴会即将结束,但还要记得彼此的友情,并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见。这里的“三相府”可能是宴会举行的地方,或者是一个特定的组织或团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和难得时光的描绘,以及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表达,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生活中的积极态度和珍惜每一次相聚的精神。

收录诗词(4)

李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人。唐代中期名臣。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初擢进士,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拜相,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邑男。后因与权贵有隙,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后入为兵部尚书。文宗时,召为太常卿,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大和四年(830年),山南兵变,为乱军所害,年六十七。册赠司徒,谥号“贞”

  • 字:深之
  • 生卒年:764年— 830年

相关古诗词

省试恩赐耆老布帛

涣汗中天发,殊私海外存。

衰颜逢圣代,华发受皇恩。

烛物明尧日,垂衣辟禹门。

惜时悲落景,赐帛慰馀魂。

厚泽沾翔泳,微生保子孙。

盛明今尚齿,欢奉九衢樽。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文宣王庙古松

列植成均里,分行古庙前。

阴森非一日,苍翠自何年。

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

近檐阴更静,临砌色相鲜。

每愧闻钟磬,多惭接豆笾。

更宜教胄子,于此学贞坚。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咏兴善寺佛殿灾

道善何曾善,言兴且不兴。

如来烧赤尽,惟有一群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问如满禅师(其一)

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形式: 古风 押[语]韵